電鍍鋅鎳合金的特點有哪些

1.優異的耐腐蝕性。同樣厚度時,鋅鎳合金層耐腐蝕性為純鋅鍍層的4-8倍,鍍層本身對鋼鐵基體為陽極性鍍層,可提供有效的陰極保護作用。
2.厚度保持在螺紋公差范圍內5~15m的厚度,可獲得較長時間的耐蝕性。顯示涂層本身具有非常低的腐蝕速率。
3.鍍層與基體間有足夠的結合力,以保證鍍層發揮其高耐蝕性。
4.優良的耐熱疲勞性能。在-60-250℃之間鍍層經激冷激熱處理后,其耐蝕性無變化。
5.可加工性與電鍍純鋅層相當。鍍層經變形加工后,仍具有優于純鋅鍍層的耐蝕性。
6.低氫脆性。鋅鎳合金鍍層氫脆率僅為1.5%,而電鍍純鋅的脆化率一般均在40%以上,光亮鍍鎘層為18%左右。
7.鋅鎳合金鍍層的硬度比純鋅高,因而具有更好的耐磨性。
8.工藝操作簡便。電鍍鋅鎳合金的工藝流程及設備與電鍍純鋅一樣,不需增加特殊的裝備。
工藝流程:鍍前驗收→除油→水洗→酸洗除銹→清洗→活化→水洗→電鍍鋅鎳合金→水洗→鈍化→水洗→干燥→分類包裝。
電鍍鋅有幾種方式,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常用表面處理工藝流程
(1) 鋼鐵件電鍍鋅工藝流程
┌酸性鍍鋅
除油 → 除銹→ │
→ 純化 → 干燥
└堿性鍍鋅
(2) 鋼鐵件常溫發黑工藝流程
┌ 浸脫水防銹油
│
│
烘干
除油→除銹→常溫發黑→│ 浸肥皂液 ——→ 浸錠子油或機油
│
│
└浸封閉劑
(3) 鋼鐵件磷化工藝流程
除油→除銹→表調→磷化→涂裝
(4) ABS/PC塑料電鍍工藝流程
除油 → 親水 → 預粗化(PC≥50%) → 粗化 → 中和 → 整面 → 活化→ 解膠 → 化學沉鎳 → 鍍焦銅 → 鍍酸銅 → 鍍半亮鎳 → 鍍高硫鎳 → 鍍亮鎳 → 鍍封 → 鍍鉻
(5) PCB電鍍工藝流程
除油 → 粗化 → 預浸 → 活化 → 解膠 → 化學沉銅 → 鍍銅 → 酸性除油 → 微蝕 → 鍍低應力鎳 → 鍍亮鎳 → 鍍金 → 干燥
(6) 鋼鐵件多層電鍍工藝流程
除油 → 除銹 → 鍍氰化銅 → 鍍酸銅 → 鍍半亮鎳 → 鍍高硫鎳 → 鍍亮鎳 → 鎳封 → 鍍鉻
(7) 鋼鐵件前處理(打磨件、非打磨件)工藝流程
1、打磨件 → 除蠟 → 熱浸除油 → 電解除油 → 酸蝕 → 非它電鍍
2、非打磨件 → 熱浸除油 → 電解除油 → 酸蝕 → 其它電鍍
(8) 鋅合金件鍍前處理工藝流程
除蠟 → 熱浸除油 → 電解除油 → 酸蝕 → 鍍堿銅 → 鍍酸銅或焦磷酸銅 → 其它電鍍
(9) 鋁及其合金鍍前處理工藝流程
除蠟→熱浸除油→電解除油→酸蝕除垢→化學沉鋅 → 浸酸 → 二次沉新 → 鍍堿銅或鎳 → 其它電鍍
除蠟→熱浸除油→電解除油→酸蝕除垢→鋁鉻化 → 干燥 → 噴沫或噴粉→ 烘干或粗化 → 成品
除蠟→熱浸除油→電解除油→酸蝕除垢→陽極氧化 → 染色 → 封閉 → 干燥 → 成品
(10) 鐵件鍍鉻工藝流程:
除蠟 → 熱浸除油 → 陰極 → 陽極 → 電解除油 → 弱酸浸蝕 → 預鍍堿銅 → 酸性光亮銅(選擇)→ 光亮鎳 → 鍍鉻或其它
除蠟 → 熱浸除油 → 陰極 → 陽極 → 電解除油 → 弱酸浸蝕 → 半光亮鎳 → 高硫鎳 → 光亮鎳 → 鎳封(選擇)→ 鍍鉻
(11) 鋅合金鍍鉻工藝流程
除蠟 → 熱浸除油 → 陰極電解除油 → 浸酸 → 堿性光亮銅 → 焦磷酸銅(選擇性)→ 酸性光亮銅(選擇性)→ 光亮鎳 →鍍鉻
(12) 電叻架及染色工藝流程
前處理或電鍍 → 純水洗(2-3次) →預浸 → 電叻架 → 回收 → 純水洗(2-3次)→ 烘干 → 成品
本文來自: 博研聯盟論壇 ◆學術交流◆科研互助◆資源共享
我是鍍鋅合金中性鎳的,為什么鎳板上會上一層鎳
中性鎳陽極鎳板上有一層白綠色的膜,這主要是陽極鈍化,形成的氫氧化鎳,陽極面積不夠,電流太大都有可能造成這個現象。東威表面的中性鎳工藝,解決辦法是提高鍍液中絡合穩定劑的含量,以此“溶解”氫氧化鎳沉淀。
鋅鎳合金電鍍工藝
建議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測試一下槽液中的雜質離子,看看銅含量在多少!正常應該不會超過5PPM,新開的線問題會最多,除了設備上,應該看看原材料怎樣!
建議使用低電流電解(鎳含量肯定會有些損失的)!
使用鋅鎳合金彩色鈍化劑的生產中,鈍化膜出現發黑現象,什么原因?
這種現象一般是電鍍鋅鎳合金工藝的問題,主要有以下這3個原因:
1、鋅鎳合金鍍液中鎳金屬添加劑51019的濃度過高。
2、電鍍鋅鎳合金的電流密度過大。
3、電鍍鋅鎳合金鍍液的溫度過高。
鋅鎳合金電鍍工藝流程
2 工藝流程
試樣 打磨 化學除油 流動熱水洗 流動冷水洗 表調 流動冷水洗 活化 流動熱水洗 流動冷水洗 一次浸鍍鋅 退鍍 二次浸鍍鋅 流動冷水洗 電鍍鋅 流動冷水洗 鈍化 流動熱水洗 流動冷水洗 干燥 實驗結果測定。
1.2.1 前處理
除油工藝:18g/L 氫氧化鈉,46g/L碳酸鈉,28g/L磷酸鈉,溫度70~80℃,處理時間1~2min。
表調工藝:40.0g/L碳酸鈉,40.0g/L硝酸鐵,3.5g/L氟化鉀,室溫下處理2~3min。
活化工藝:200ml磷酸(85%),90g/L氟化氫氨,溫度20~80℃,處理時間:1~10min。
浸鍍鋅工藝:20g/L 氫氧化鈉,300g/L硫酸鋅,1g/L硝酸鈉,20g/L酒石酸鉀鈉,室溫下處理30~180s。
1.2.2 電鍍
鍍液配方:6~12g/L氧化鋅,90~130g/L氫氧化鈉,3.0~9.0ml/L DEP-Ⅲ,2.0~6.0ml/L WBZ-Ⅲ ,酒石酸鉀鈉適量
工藝參數:陰極電流密度1~4A/dm2,溫度15~75℃,時間,10~30min。
1.2.3 鈍化
鈍化處理的目的是提高鍍鋅層的耐蝕性,增加裝飾性,使鋅層表面生成一層穩定性高,組織致密的鈍化膜。從環保方面考慮,采用無鉻鈍化。工藝參數:5~8ml/L硝酸,40~50g/L氟化氫氨,添加劑(主要成分為DEP-Ⅲ)適量,時間10~20s。
關于電鍍鋅鎳合金工藝和電鍍鋅鎳合金工藝配方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