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通報:新金鋼鐵弄虛作假置換產能,反獲獎6000多萬
一家省級誠信企業竟然通過拆除一個并不存在的高爐成功完成了去產能任務,而且還因為超額完成任務獲得了獎補資金6383萬元。

新金鋼鐵在未取得相關審批手續情況下違規建設高爐。2022年2月,前期暗查使用無人機拍攝,主體建筑已經完工。
近日,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河北邯鄲時發現了這一驚掉下巴的操作。
督察組指出,2016年,新金鋼鐵一座450立方米高爐被納入河北省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方案,應拆除退出。
但是,新金鋼鐵為保留已建成投產的450立方米高爐產能,竟用一個600立方米高爐頂替化解產能任務。
450立方米的高爐不拆除,反而拆除了一個更大的高爐,新金鋼鐵的反常操作引起了督察組的注意。
《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稱,為了一探究竟,督察組下沉到一線廠區進行了實地督查。面對督查人員的問詢,該公司負責人甚至對于600立方米高爐的位置在哪都模棱兩可。督查組人員翻看歷史衛星圖片,竟然無法找到600立方米高爐存在的影像,面對督察組人員的質疑,現場更是無人應聲。
2016年的衛星影像圖顯示,新金鋼鐵600立方米高爐未實際建成。
雖然面對質疑無法回答,但是新金鋼鐵卻拿出了一份2016年《鋼鐵企業化解過剩產能驗收意見表》和驗收組人員名單,并遞到了督查人員面前。
這份資料顯示,新金鋼鐵于2016年8月16日關停了600立方米高爐,并于2016年10月8日拆除其主體設備,相關部門最終驗收通過,確定“拆除到位”。
公司負責人還向督查人員展示了七八張現場拆除的照片資料,然而正是這些照片讓督查人員更加深了懷疑。
“照片不能證明與這座高爐相關,時間上也不吻合。”督察人員指著一張圖說道,“這里有手機型號水印,根據這款手機上市時間可以推斷是2019年后所拍,而2016年爐子就拆了。”《中國紀檢監察報》在報道中寫道。
最終通過通過衛星影像圖比對、現場走訪、當地協助調查,真相逐漸清晰。
新金鋼鐵所謂的“600立方米高爐”事實上并不存在。新金鋼鐵雖曾于2014年違規開工建設過一座600立方米高爐,但實際未建成投運,只有基座結構。然而為了保留已建成投產的450立方米高爐產能,新金鋼鐵便用這個只有基座結構的“600立方米高爐”拆除,通過這種手段保住投產的450立方米高爐。
正是通過這樣的“偷梁換柱”的行為,新金鋼鐵不僅成功完成了去產能任務,還因為超額完成化解任務獲得了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6383萬元。
“生態環境部”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信息指出,邯鄲市、縣兩級政府及相關部門雖多次現場檢查,但對該公司以“偷梁換柱”方式完成化解過剩產能任務、獲取國家獎補資金行為視而不見,確認其完成了鋼鐵行業過剩產能化解任務。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新金鋼鐵成立于199年6月18日,注冊資本3.86億元。新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70%,為公司控股股東。
公開信息顯示,新金鋼鐵為高萬軍家族實際控制。高萬軍,1963年12月出生,河北武安市武安鎮人,在職研究生學歷,高萬軍長期被稱為邯鄲首富。
官網介紹,河北新金鋼鐵成立于1993年,位于河北省邯鄲,是河北省產業鏈最長的大型民營鋼鐵企業,綜合生產規模515萬噸,名列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500強,河北省百強。
此外,在國家嚴格控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進鋼鐵行業去產能明確要求下,新金鋼鐵仍然頂風建設新產能。生態環境部通報指出,新金鋼鐵2021年拆除原2號高爐后,在未取得能評、環評等相關審批手續情況下,在原2號高爐南側空地上違規開工新建一座1260立方米高爐,涉及產能116萬噸。2022年2月,前期暗查發現,該高爐主體建筑已經完工,其他附屬設施正在建設。
頗為諷刺的是,弄虛作假、對國家法規視而不見的新金鋼鐵還曾連續多年獲得“河北省誠信企業”稱號。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產品可靠性報告。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冀文超)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