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冷壓法生產錐螺紋鋼筋連接套筒的模具的制作工藝流程

博主:adminadmin 2022-12-30 01:24:01 條評論
摘要:專利名稱:冷壓法生產錐螺紋鋼筋連接套筒的模具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在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結構中需使用到一種鋼筋連接套筒,本實用新型涉及用冷壓法生產錐螺紋鋼筋連接套筒所需要的模具。混凝土結構的鋼筋連接,傳統的有焊接法或搭接捆扎法。目...

  專利名稱:冷壓法生產錐螺紋鋼筋連接套筒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一種冷壓法生產錐螺紋鋼筋連接套筒的模具的制作工藝流程

  技術領域:

  在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結構中需使用到一種鋼筋連接套筒,本實用新型涉及用冷壓法生產錐螺紋鋼筋連接套筒所需要的模具。

  混凝土結構的鋼筋連接,傳統的有焊接法或搭接捆扎法。目前較多采用的先進辦法是將兩根鋼筋的端部加工成錐形螺紋,再用兩端帶有同規格錐形螺紋的套筒將兩鋼筋連接在一起。如申請號是90202707·7、公告日是1991年2月13日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套筒錐螺紋鋼筋連接構件”。所述的連接構件是一種由金屬制造、內壁切削出錐形或直形內螺紋的管狀構件,使用這種連接構件連接鋼筋,方便快速,然而車削螺紋速度慢,且鋼筋端部和套筒經切削加工出螺紋后,金屬斷面強度被削弱,致使連接處強度降低。如果用冷壓法生產錐螺紋鋼筋連接套筒便可解決上述缺點,但迄今為止尚未有用此法生產這種套筒的先例,本實用新型是專為實施此加工方法而設計的模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制造錐螺紋鋼筋連接套筒的模具,應用這種模具可由冷壓法生產錐螺紋鋼筋連接套筒。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實現。

  目前切削法生產錐螺紋鋼筋連接套筒,是先加工出一個套筒毛坯,此毛坯具有一個軸向圓柱孔(以下簡稱軸孔),并在此基礎上再切削出左、右二個錐形孔,而在中央留有一段軸孔。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模具包括二個模頭和一個模桿。模頭呈圓臺形,具有一個用以穿模桿的軸孔,模頭可分為螺紋段和柱體段二部分,螺紋段具有與套筒的錐形內螺紋相配合的錐形外螺紋,但螺紋長度、也就是螺紋段長度較套筒的錐形內螺紋更長,柱體段至少有二個平行的平面。模桿呈圓棍形,但正中有一圓輪部,圓輪部的直徑小于套筒毛坯正中軸孔的直徑,模桿的二端有螺紋,并配有螺母(5)。

  使用時把涂有潤滑油的模桿和二個模頭相向伸入套筒毛坯中,旋上螺母固定后,外加冷壓力擠壓或強力旋壓套筒毛坯的外壁,使其內壁擠壓出所需的錐形內螺紋,再將模具退出,便制成一個錐螺紋鋼筋連接套筒。

  對于可用以連接二根直徑不同的鋼筋的套筒,本模具的模頭也作了相應的設計。由于這種套筒的軸孔二端邊具有大小不同的錐形內螺紋,為此本模具的二只模頭也設計成大小不同,一大一小分別具有與這種套筒的大、小錐形內螺紋相配合的大、小錐形外螺紋。使用時把涂有潤滑油的模桿,二個大、小不同的模頭套入套筒毛坯的大、小二個錐孔,再外加冷壓力擠壓或強力旋壓,可先加工出一邊的錐形內螺紋,再加工套筒另一邊的錐形內螺紋,也可同時壓出二邊的錐形內螺紋。

  使用本實用新型,用冷壓法加工錐螺紋連接套筒,其效率可高于切削法20倍左右。套筒的外徑及內螺紋在冷壓法加工中提高了材料的強度,故在強度要求與切削法一致的情況下便可以減小尺寸,節省材料,降低成本。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與套筒之間結構關系的軸向剖視圖。

  圖2是模頭的軸向剖視圖。

  圖3是圖2柱體部的左視圖。

  圖1所示的兩個模頭(1)大小相同,是專用于二邊錐孔大小相同的套筒(4)的模頭。模頭具有軸孔(6),以便穿模桿。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模頭(1)所具有錐形外螺紋必須與所需加工的套筒(4)的錐形內螺紋相配合是指螺紋的錐角、牙型、螺距、螺紋方向、直徑、長度的配合。模具(1)所具有的錐形外螺紋,其螺紋牙型可以是三角形、梯形、矩形或圓形,螺紋可以是右旋也可以是左旋。模頭(1)的錐形外螺紋長度較套筒(4)的錐形內螺紋長,這樣當外加冷壓力時,套筒金屬會產生延展,延展部分才能壓出內螺紋。模頭(1)的柱體部(7)至少有二個平行的平面,是為了便于夾持模頭(1),退出模頭而設計的(見

  圖1、2、3)。

  圓棍形模桿(2)的正中有一圓輪部(3),其直徑小于套筒毛坯(4)正中軸孔的直徑,也是給套筒毛坯受壓后的延展留出余地,以便模桿(2)的退出。模桿(2)二端有旋螺母(5)的螺紋,以便固定模具。

  本實用新型的二個模頭(1)也可以設計成直筒形(即錐度為0),具有與所需加工的套筒(4)直形內螺紋相配合的直形外螺紋,結合模桿(2)和螺母(5)便可以用來制造直螺紋鋼筋連接套筒。因此本模具可用于制造直徑∮10毫米以上的Ⅰ至Ⅳ級鋼筋的錐、直螺紋連接套筒。

  權利要求1.冷壓法生產錐螺紋鋼筋連接套筒的模具,其特征是模具包括二個模頭(1)和一個模桿(2),模頭(1)呈圓臺形,具有一個用以穿模桿(2)的軸孔(6),其螺紋段具有與所要制造的套筒的錐形內螺紋相配合的錐形外螺紋,但螺紋長度較之更長,其柱體段(7)至少有二個平行的平面;模桿(2)呈圓棍形,正中有一圓輪部(3),圓輪部(3)的直徑小于套筒毛坯(4)正中軸孔的直徑,模桿的二端有螺紋,并配有螺母(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是二個模頭(1)可一大一小,其螺紋段的錐形外螺紋分別與套筒毛坯(4)所需冷壓出的軸孔二邊的大、小錐形內螺紋相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謂模頭(1)所具有的錐形外螺紋須與所要制造的套筒的錐形內螺紋相配合是指錐角、螺紋牙型、螺距、螺紋方向、直徑、長度的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是模頭(1)所具有的錐形外螺紋其螺紋牙型可以是三角形、梯形、矩形或圓形,螺紋可以是右旋或左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是二個模頭(1)的外螺紋可以是與所要制造的套筒的直形內螺紋相配合的直形外螺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用冷壓法生產錐螺紋鋼筋連接套筒所需的模具,包括二個模頭一個模桿。圓臺形模頭有軸孔,具有與套筒的錐形內螺紋相配合的錐形外螺紋,柱體段有二個平行平面,模桿為正中有圓輪部的圓棍形,二端有螺紋。用本模具生產套筒較現有的切削法效率高20倍左右,且提高了套筒強度。

  文檔編號B21F15/00GK2211865SQ9423984

  公開日1995年11月8日 申請日期1994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1994年12月16日

  發明者常純哲, 周申光, 周國富, 凌湘帆 申請人:上海鋼鐵工藝技術研究所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冷壓連接鋼筋的套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在土建結構工程中采用冷壓工藝連接鋼筋所使用的金屬套筒。

  將兩根鋼筋端部插入套筒,通過擠壓機使套筒變形與鋼筋握裹在一起的連接方式在土建結構工程中已被廣泛應用。這種連接方式的缺點在于鋼筋橫肋和套筒之間會產生剪切破壞,鋼筋和套筒滑脫。為防止滑脫,只好采用較長的套筒(目前常用7倍鋼筋名義直徑的長度)和較多的壓接箍道。以Ф32毫米帶肋鋼筋為例,套筒外徑56毫米,內徑38毫米,長度要取220毫米,每端壓接6箍道。另外,現用的套筒,無法用來連接不帶肋的光面鋼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對上述套筒進行改進,增加套筒與鋼筋之間的咬合強度,便于縮短套筒長度,減少壓接箍道數,提高壓接效率,同時也便于使用連接光面鋼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冷壓連接鋼筋的套筒,其特征在于套筒內壁的中央部位是一段光面,從兩端到光面之間均勻分布著尖齒。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

  作詳細說明。

  附圖為連接兩根鋼筋的套筒在壓接前的結構縱向剖面圖。

  附圖所示的用于冷壓連接鋼筋的套筒,其內壁的中央部位是一段光面1,兩根鋼筋的端部在此自由相接。從兩端到光面1之間的內壁上均勻分布著尖齒2。為增強套筒和鋼筋之間的抗拉力,尖齒2均向光面段傾斜,其傾角θ即為尖齒中心線與套筒母線所夾的銳角,一般取5至70度。尖齒2可采用切削加工成形,也可采用失臘澆鑄成形,然后經過熱處理硬化,尖齒表面硬度高于鋼筋表面的硬度。尖齒的高度一般在2至5毫米。

  將如圖連接好的套筒和鋼筋經擠壓機加壓,鋼筋和套筒緊密地壓合成一體,尖齒深深地咬入鋼筋的母材中,增強了接頭的抗剪力的抗拉力。以前述Ф32毫米帶肋鋼筋為例,所用套筒外徑、內徑相同,長度只需160毫米,每端只需壓接4箍道,減少了套筒材料消耗和壓接次數。由于尖齒可咬入鋼筋的母體中,采用適當的套筒長度和壓接箍道的數量,不帶肋的光面鋼筋也可以用本實用新型的套筒進行冷壓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冷壓連接鋼筋的套筒,其特征在于套筒內壁的中央部位是一段光面(1),從兩端到光面(1)之間均勻分布著尖齒(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壓連接鋼筋的套筒,其特征在于尖齒(2)均向光面段傾斜,其傾角θ即為尖齒中心線與套筒壁母線所夾的銳角,取值范圍是5至70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壓連接鋼筋的套筒,其特征在于尖齒(2)的高度為2至5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冷壓連接鋼筋的套筒,其特點是套筒內壁有均勻分布的尖齒,中央部位是一段光面,尖齒均向光面段傾斜。經擠壓,套筒與鋼筋緊密地壓合成一體,尖齒咬入鋼筋的母體中,增強了接頭的抗剪力和抗拉力,可以減少套筒的長度和壓接箍道數,從而減少材料消耗和提高壓接工效,也可用于壓接不帶肋的光面鋼筋。

  文檔編號B21F15/06GK2223154SQ9423984

  公開日1996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1994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1994年12月16日

  發明者郁竑, 徐立眾, 胡菁華 申請人:上海鋼鐵工藝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