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不銹鋼彎頭沖擊試驗用低溫槽的制作工藝流程

本實用新型屬于不銹鋼工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不銹鋼彎頭沖擊試驗用低溫槽。
背景技術:
夏比沖擊試驗是用以測定金屬材料抗缺口敏感性(韌性)的試驗,制備有一定形狀和尺寸的金屬試樣,使其具有u形缺口或v形缺口,在夏比沖擊試驗機上處于簡支梁狀態,以試驗機舉起的擺錘作一次沖擊,使試樣沿缺口沖斷,用折斷時擺錘重新升起高度差計算試樣的吸收功,可在不同溫度下作沖擊試驗。為了實現不銹鋼彎頭在低溫狀態下的沖擊試驗,需要將試樣放入低溫槽中進行低溫處理,傳統的低溫槽是將試樣直接放置在冷卻液中,但是上下料不方便,且制冷效果慢,鑒于此,有必要對傳統的不銹鋼彎頭沖擊試驗用低溫槽做出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上下料,使槽體內冷卻液的溫度更加均勻,有利于不銹鋼彎頭的快速降溫的不銹鋼彎頭沖擊試驗用低溫槽。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不銹鋼彎頭沖擊試驗用低溫槽,包括槽體、槽蓋、制冷系統、冷卻液儲箱和控制面板,槽蓋設置于槽體的頂部,槽體的內部設置有隔板,隔板將槽體內部由上至下分隔為置物室和冷卻室,置物室內部設置有支撐板和升降板,支撐板的底端中部固定連接有轉軸,升降板的內部安裝有轉動電機,轉軸的底部傳動連接轉動電機,以實現支撐板的旋轉,升降板的底部兩側均垂直連接有第一伸縮桿,第一伸縮桿的底部連接有第一氣缸,以實現升降板的上下移動,第一氣缸固定于隔板上。
優選地,前述支撐板頂部的兩端均固定有第二氣缸,第二氣缸的頂部傳動連接有第二伸縮桿,兩個第二伸縮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壓桿,通過壓桿可將不銹鋼彎頭壓緊,避免其在上下移動和旋轉時來回晃動而掉落或是磨損其表面。
再優選地,前述支撐板的頂部垂直固定有多組固定機構,固定機構包括左擋板和右擋板,左擋板的底端垂直固定于支撐板的頂部,支撐板的頂端中部設置有垂直于槽體側壁的滑軌,右擋板的底部通過滑塊滑動連接于滑軌中,以實現右擋板的左右移動,通過右擋板和右擋板可以實現對不銹鋼彎頭的夾緊固定。
更優選地,前述左擋板和右擋板上均設置有多個均勻分布的網孔,便于不銹鋼彎頭和冷卻液之間的接觸。
進一步優選地,前述制冷系統包括壓縮機、節流元件、蒸發器和冷凝器,冷凝器設置于冷卻室內。
具體地,前述冷凝器的出口通過管路連接壓縮機,壓縮機通過管路依次連接節流元件和蒸發器,蒸發器通過管路連接冷凝器的入口。
優選地,前述置物室的側壁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有冷卻液進口和冷卻液出口,冷卻液進口和冷卻液出口分別通過進口管路和出口管路連通冷卻液儲箱。
再優選地,前述進口管路和出口管路上均設置有液體泵,便于冷卻液的輸送和吸取。
更優選地,前述槽體內側壁的上部設置有液位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于:本實用新型不銹鋼彎頭沖擊試驗用低溫槽的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升降板的上下移動,可便于工作人員放置或取出不銹鋼彎頭;通過支撐板帶動不銹鋼彎頭的旋轉,可以加速冷卻液的降溫效果,且可使槽體內冷卻液的溫度更加均勻,有利于不銹鋼彎頭的快速降溫;不銹鋼彎頭可以豎直放置在左擋板和右擋板之間,提高了不銹鋼彎頭和冷卻液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了降溫速率,再通過移動右擋板可實現對不銹鋼彎頭的夾緊固定,且可適用于厚度不同的不銹鋼彎頭;通過壓桿可將不銹鋼彎頭壓緊,避免其在上下移動和旋轉時來回晃動而掉落或是磨損其表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1、槽體,1.1、冷卻液進口,1.2、冷卻液出口,2、槽蓋,3、冷卻液儲箱,4、隔板,5、支撐板,6、升降板,7、轉軸,8、轉動電機,9、第一伸縮桿,10、第一氣缸,11、第二氣缸,12、第二伸縮桿,13、壓桿,14、左擋板,15、右擋板,16、滑塊,17、壓縮機,18、節流元件,19、蒸發器,20、冷凝器,21、液體泵,22、液位傳感器,23、溫度傳感器,24、不銹鋼彎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具體的介紹。
參見圖1和2,本實用新型的不銹鋼彎頭沖擊試驗用低溫槽,包括槽體1、槽蓋2、制冷系統、冷卻液儲箱3和控制面板,槽蓋2設置于槽體1的頂部。
槽體1的內部設置有隔板4,隔板4將槽體1內部由上至下分隔為置物室和冷卻室,置物室內部設置有支撐板5和升降板6,支撐板5的底端中部固定連接有轉軸7,升降板6的內部安裝有轉動電機8,轉軸7的底部傳動連接轉動電機8,以實現支撐板5的旋轉,升降板6的底部兩側均垂直連接有第一伸縮桿9,第一伸縮桿9的底部連接有第一氣缸10,以實現升降板6的上下移動,第一氣缸10固定于隔板4上。
支撐板5頂部的兩端均固定有第二氣缸11,第二氣缸11的頂部傳動連接有第二伸縮桿12,兩個第二伸縮桿12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壓桿13,通過壓桿13可將不銹鋼彎頭24壓緊,避免其在上下移動和旋轉時來回晃動而掉落或是磨損其表面。
支撐板5的頂部垂直固定有多組固定機構,固定機構包括左擋板14和右擋板15,左擋板14的底端垂直固定于支撐板5的頂部,支撐板5的頂端中部設置有垂直于槽體1側壁的滑軌,右擋板15的底部通過滑塊16滑動連接于滑軌中,以實現右擋板15的左右移動,通過右擋板15和右擋板15可以實現對不銹鋼彎頭24的夾緊固定。左擋板14和右擋板15上均設置有多個均勻分布的網孔,便于不銹鋼彎頭24和冷卻液之間的接觸。
制冷系統包括壓縮機17、節流元件18、蒸發器19和冷凝器20,冷凝器20設置于冷卻室內。冷凝器20的出口通過管路連接壓縮機17,壓縮機17通過管路依次連接節流元件18和蒸發器19,蒸發器19通過管路連接冷凝器20的入口。
置物室的側壁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有冷卻液進口1.1和冷卻液出口1.2,冷卻液進口1.1和冷卻液出口1.2分別通過進口管路和出口管路連通冷卻液儲箱3,進口管路和出口管路上均設置有液體泵21,便于冷卻液的輸送和吸取。
槽體1內側壁的上部設置有液位傳感器22和溫度傳感器23。控制面板設置在槽體1的側壁上,通過導線連接壓縮機17、第一氣缸10、第二氣缸11、轉動電機8、液體泵21、液位傳感器22和溫度傳感器23。
為了更好的闡述本實用新型,下面具體說明其工作過程:
工作時,打開槽蓋2,通過控制面板開啟第一氣缸10,升降板6向上移動至最高位置處,工作人員將不銹鋼彎頭24豎直放置在左擋板14和右擋板15之間,并移動右擋板15,使之夾緊不銹鋼彎頭24,開啟第二氣缸11,壓桿13向下壓緊不銹鋼彎頭24;升降板6向下移動至設定位置,蓋好槽蓋2;通過控制面板開啟壓縮機17,開始制冷,同時開啟進口管路上的液體泵21,向槽體1內送入冷卻液,冷卻液浸沒不銹鋼彎頭24至液位傳感器22處,液位傳感器22發送信號給控制面板,停止注入冷卻液;通過控制面板開啟轉動電機8,支撐板5開始旋轉;一定時間后完成降溫操作,通過控制面板停止支撐板的旋轉和制冷工作,并使升降板6向上移動至最高位置處,將不銹鋼彎頭24取出,并通過出口管路上的液體泵21,將槽體1內的冷卻液回收至冷卻液儲箱3中。
本實用新型不銹鋼彎頭24沖擊試驗用低溫槽的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升降板6的上下移動,可便于工作人員放置或取出不銹鋼彎頭24;通過支撐板5帶動不銹鋼彎頭24的旋轉,可以加速冷卻液的降溫效果,且可使槽體1內冷卻液的溫度更加均勻,有利于不銹鋼彎頭24的快速降溫;不銹鋼彎頭24可以豎直放置在左擋板14和右擋板15之間,提高了不銹鋼彎頭24和冷卻液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了降溫速率,再通過移動右擋板15可實現對不銹鋼彎頭24的夾緊固定,且可適用于厚度不同的不銹鋼彎頭24;通過壓桿13可將不銹鋼彎頭24壓緊,避免其在上下移動和旋轉時來回晃動而掉落或是磨損其表面。
在本裝置空閑處,安裝所有電器件和與其相匹配的控制器,并且通過本領驅技術人員將上述所有電器件、控制器以及適配的電源通過導線進行連接,其詳細連接手段為本領域公知技術,本實用新型中未述部分與現有技術相同。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實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技術特征:
1.不銹鋼彎頭沖擊試驗用低溫槽,包括槽體(1)、槽蓋(2)、制冷系統、冷卻液儲箱(3)和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蓋(2)設置于槽體(1)的頂部,所述槽體(1)的內部設置有隔板(4),所述隔板(4)將槽體(1)內部由上至下分隔為置物室和冷卻室,所述置物室內部設置有支撐板(5)和升降板(6),所述支撐板(5)的底端中部固定連接有轉軸(7),所述升降板(6)的內部安裝有轉動電機(8),所述轉軸(7)的底部傳動連接轉動電機(8),以實現支撐板(5)的旋轉,所述升降板(6)的底部兩側均垂直連接有第一伸縮桿(9),所述第一伸縮桿(9)的底部連接有第一氣缸(10),以實現升降板(6)的上下移動,所述第一氣缸(10)固定于隔板(4)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彎頭沖擊試驗用低溫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5)頂部的兩端均固定有第二氣缸(11),所述第二氣缸(11)的頂部傳動連接有第二伸縮桿(12),兩個所述第二伸縮桿(12)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壓桿(1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彎頭沖擊試驗用低溫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5)的頂部垂直固定有多組固定機構,所述固定機構包括左擋板(14)和右擋板(15),所述左擋板(14)的底端垂直固定于支撐板(5)的頂部,所述支撐板(5)的頂端中部設置有垂直于槽體(1)側壁的滑軌,所述右擋板(15)的底部通過滑塊(16)滑動連接于滑軌中,以實現右擋板(15)的左右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不銹鋼彎頭沖擊試驗用低溫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擋板(14)和右擋板(15)上均設置有多個均勻分布的網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彎頭沖擊試驗用低溫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統包括壓縮機(17)、節流元件(18)、蒸發器(19)和冷凝器(20),所述冷凝器(20)設置于冷卻室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不銹鋼彎頭沖擊試驗用低溫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0)的出口通過管路連接壓縮機(17),所述壓縮機(17)通過管路依次連接節流元件(18)和蒸發器(19),所述蒸發器(19)通過管路連接冷凝器(20)的入口。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彎頭沖擊試驗用低溫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室的側壁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有冷卻液進口(1.1)和冷卻液出口(1.2),所述冷卻液進口(1.1)和冷卻液出口(1.2)分別通過進口管路和出口管路連通冷卻液儲箱(3)。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不銹鋼彎頭沖擊試驗用低溫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進口管路和出口管路上均設置有液體泵(21)。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彎頭沖擊試驗用低溫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體(1)內側壁的上部設置有液位傳感器(22)和溫度傳感器(23)。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不銹鋼彎頭沖擊試驗用低溫槽,包括槽體、槽蓋、制冷系統、冷卻液儲箱和控制面板,槽蓋設置于槽體的頂部,槽體的內部設置有隔板,隔板將槽體內部由上至下分隔為置物室和冷卻室,置物室內部設置有支撐板和升降板,支撐板的底端中部固定連接有轉軸,升降板的內部安裝有轉動電機,轉軸的底部傳動連接轉動電機,以實現支撐板的旋轉,升降板的底部兩側均垂直連接有第一伸縮桿,第一伸縮桿的底部連接有第一氣缸,以實現升降板的上下移動。本實用新型便于上下料,使槽體內冷卻液的溫度更加均勻,有利于不銹鋼彎頭的快速降溫。
技術研發人員:朱瑞;賈萬宏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江蘇興洋管業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9.09.20
技術公布日:2020.07.17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