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鑄模具鋼的制作工藝流程

本實用新型涉及磨具鋼技術領域,具體為壓鑄模具鋼。
背景技術:
模具鋼是用來制造冷沖模、熱鍛模、壓鑄模等模具的鋼種。模具是機械制造、無線電儀表、電機、電器等工業部門中制造零件的主要加工工具。模具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壓力加工工藝的質量、產品的精度產量和生產成本,而模具的質量與使用壽命除了靠合理的結構設計和加工精度外,主要受模具材料和熱處理的影響。
但現有的壓鑄模具鋼,在使用上下兩塊磨具鋼進行壓鑄時,可能會由于兩塊模具鋼之間相隔間隙較大,導致機器壓鑄模具的過程中容易導致模具鋼內部液體滲出,且滲出的液體殘留于磨具鋼中,在工作結束后液體凝固,不便于使用者清理,其次,因為在進行壓鑄工作時需要模具鋼的內部呈密封狀態,且在壓鑄工作進行到后期時可能會因為過于封閉不便釋放模具鋼內部的壓力,導致模具鋼內部氣壓過高,影響到磨具鋼壓鑄成品的品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壓鑄模具鋼,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在使用上下兩塊磨具鋼進行壓鑄時,可能會由于兩塊模具鋼之間相隔間隙較大,導致機器壓鑄模具的過程中容易導致模具鋼內部液體滲出,且滲出的液體殘留于磨具鋼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壓鑄模具鋼,包括主鋼塊,所述主鋼塊頂端開口有槽口,且槽口內壁四側覆蓋有涂料層,所述槽口內壁底端固定連接有底板,且主鋼塊頂端并位于槽口外側安裝有薄板,所述薄板頂端四角轉動連接有螺栓,且螺栓頂端固定連接有磁鐵,所述主鋼塊頂端活動連接有副鋼塊,且副鋼塊底端四角開孔有磁鐵孔,所述副鋼塊底端嵌入設置有凹槽紋,且副鋼塊頂端四角開孔有螺絲孔,所述副鋼塊頂端中部焊接有連接口,且副鋼塊與主鋼塊連接處安裝有鋼框,所述鋼框內壁頂端緊密貼合有氣孔,且鋼框內壁底端固定連接有密封層。
優選的,所述薄板通過螺栓與主鋼塊相接觸,且磁鐵由高吸附力磁金屬組成,并磁鐵與磁鐵孔大小相等,所述磁鐵與磁鐵孔活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槽口與涂料層的數量均為兩個,并兩者分別分布于主鋼塊與副鋼塊底端,且兩個槽口均相匹配,所述凹槽紋嵌入副鋼塊的深度至少為1mm。
優選的,所述螺絲孔的數量至少為8個,并均勻分布于副鋼塊與主鋼塊底端四角。
優選的,所述鋼框大于主鋼塊的周長,且鋼框呈“矩形中空”狀,所述氣孔的數量至少為二十個。
優選的,所述鋼框與主鋼塊與副鋼塊活動連接,且密封層由聚氨酯、納米二氧化硅氣凝膠組成,并主鋼塊與副鋼塊通過密封層遮擋兩者之間連接所產生的縫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種壓鑄模具鋼,首先主主鋼塊通過螺栓與薄板相接觸,再通過由高吸附力磁金屬組成的磁鐵與磁鐵孔進行連接,可使主鋼塊與副鋼塊連接的更加緊密,而在模具鋼對模具進行壓鑄時,如果模具鋼內部的液體滲到薄板上,在壓鑄工作完畢后,使用者可借助外界工具擰松螺栓,從而能夠拿下薄板,并且可對薄板中的液體進行清理,防止液體長期殘留于薄板中凝固后影響到壓鑄效果,其次,使用者在使用模具鋼對液體進行壓鑄時可將周長大于主鋼塊的鋼框放置在副鋼塊與主鋼塊外邊緣連接處,并將密封層對準放置在主鋼塊與副鋼塊之間連接所產生的縫隙處,從而讓由聚氨酯、納米二氧化硅氣凝膠組成的密封層遮擋兩者之間連接所產生的縫隙,且在壓鑄工作進行到后期時,使用者可將鋼框下移,將內壁頂端的數量至少為二十個的氣孔對準放置在主鋼塊與副鋼塊之間連接所產生的縫隙處,使模具鋼內部的壓力從多個氣孔中緩慢釋放出,防止壓力從主鋼塊與副鋼塊連接處直接釋放導致壓力釋放過快,同時提高模具鋼壓鑄成品的品質,避免壓力對壓鑄成型造成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螺栓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凹槽紋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鋼框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鋼塊;2-螺絲孔;3-連接口;4-副鋼塊;5-槽口;6-薄板;7-涂料層;8-磁鐵;9-磁鐵孔;10-鋼框;11-密封層;12-氣孔;13-螺栓;14-底板;15-凹槽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壓鑄模具鋼,包括主鋼塊1,主鋼塊1頂端開口有槽口5,且槽口5內壁四側覆蓋有涂料層7,槽口5內壁底端固定連接有底板14,且主鋼塊1頂端并位于槽口5外側安裝有薄板6,薄板6頂端四角轉動連接有螺栓13,且螺栓13頂端固定連接有磁鐵8,主鋼塊1頂端活動連接有副鋼塊4,且副鋼塊4底端四角開孔有磁鐵孔9,副鋼塊4底端嵌入設置有凹槽紋15,且副鋼塊4頂端四角開孔有螺絲孔2,副鋼塊4頂端中部焊接有連接口3,且副鋼塊4與主鋼塊1連接處安裝有鋼框10,鋼框10內壁頂端緊密貼合有氣孔12,且鋼框10內壁底端固定連接有密封層11;薄板6通過螺栓13與主鋼塊1相接觸,且磁鐵8由高吸附力磁金屬組成,并磁鐵8與磁鐵孔9大小相等,磁鐵8與磁鐵孔9活動連接;槽口5與涂料層7的數量均為兩個,并兩者分別分布于主鋼塊1與副鋼塊4底端,且兩個槽口5均相匹配,凹槽紋15嵌入副鋼塊4的深度至少為1mm;螺絲孔2的數量至少為8個,并均勻分布于副鋼塊4與主鋼塊1底端四角;鋼框10大于主鋼塊1的周長,且鋼框10呈“矩形中空”狀,氣孔12的數量至少為二十個;鋼框10與主鋼塊1與副鋼塊4活動連接,且密封層11由聚氨酯、納米二氧化硅氣凝膠組成,并主鋼塊1與副鋼塊4通過密封層11遮擋兩者之間連接所產生的縫隙。
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可通過螺絲孔2將主鋼塊1與副鋼塊2固定于外界壓鑄機中,且外界壓鑄機操縱軸可連接于連接口3中,并對副鋼塊2進行操縱,然后,通過兩個槽口5可放置外界成型的模具,且加上涂料層7可防止模具長期與槽口5進行摩擦導致槽口5表面損壞,同時通過磁鐵8吸附于磁鐵孔9中,使主鋼塊1與副鋼塊4進行連接,并且凹槽紋15能夠加大副鋼塊4與主鋼塊1連接時的摩擦力,避免副鋼塊4與主鋼塊1壓鑄時產生滑動影響到壓鑄成品品質,其次在壓鑄的過程中使用者可將鋼框10放置于副鋼塊4與主鋼塊1連接處,并且將密封層11對準放置兩者連接之間的縫隙處,使模具鋼內呈完全密封狀態,而在壓鑄工作進行到后期時,使用者可下移鋼框10將氣孔12對準放置于副鋼塊4與主鋼塊1連接之間的縫隙處,將副鋼塊4與主鋼塊1內部的氣壓釋放出,且由于氣孔12的數量至少為二十個,多個氣孔12之間能夠互相分擔氣壓,避開單個的氣孔12導致模具鋼釋放內部氣體時達不到良好的效果,最后,在模具內液體滲出時,使用者可借助外界工具擰松螺栓13拿下薄板6,并且對薄板6進行清洗,防止液體長期殘留于薄板6中導致凝固,便于使用者下一次使用模具鋼進行壓鑄工作。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術特征:
1.壓鑄模具鋼,包括主鋼塊(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鋼塊(1)頂端開口有槽口(5),且槽口(5)內壁四側覆蓋有涂料層(7),所述槽口(5)內壁底端固定連接有底板(14),且主鋼塊(1)頂端并位于槽口(5)外側安裝有薄板(6),所述薄板(6)頂端四角轉動連接有螺栓(13),且螺栓(13)頂端固定連接有磁鐵(8),所述主鋼塊(1)頂端活動連接有副鋼塊(4),且副鋼塊(4)底端四角開孔有磁鐵孔(9),所述副鋼塊(4)底端嵌入設置有凹槽紋(15),且副鋼塊(4)頂端四角開孔有螺絲孔(2),所述副鋼塊(4)頂端中部焊接有連接口(3),且副鋼塊(4)與主鋼塊(1)連接處安裝有鋼框(10),所述鋼框(10)內壁頂端緊密貼合有氣孔(12),且鋼框(10)內壁底端固定連接有密封層(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模具鋼,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6)通過螺栓(13)與主鋼塊(1)相接觸,且磁鐵(8)由高吸附力磁金屬組成,并磁鐵(8)與磁鐵孔(9)大小相等,所述磁鐵(8)與磁鐵孔(9)活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模具鋼,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5)與涂料層(7)的數量均為兩個,并兩者分別分布于主鋼塊(1)與副鋼塊(4)底端,且兩個槽口(5)均相匹配,所述凹槽紋(15)嵌入副鋼塊(4)的深度至少為1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模具鋼,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絲孔(2)的數量至少為8個,并均勻分布于副鋼塊(4)與主鋼塊(1)底端四角。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模具鋼,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框(10)大于主鋼塊(1)的周長,且鋼框(10)呈“矩形中空”狀,所述氣孔(12)的數量至少為二十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模具鋼,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框(10)與主鋼塊(1)與副鋼塊(4)活動連接,且密封層(11)由聚氨酯、納米二氧化硅氣凝膠組成,并主鋼塊(1)與副鋼塊(4)通過密封層(11)遮擋兩者之間連接所產生的縫隙。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鋼技術領域,具體為壓鑄模具鋼,主鋼塊頂端開口有槽口,且槽口內壁四側覆蓋有涂料層,槽口內壁底端固定連接有底板,且主鋼塊頂端并位于槽口外側安裝有薄板,薄板頂端四角轉動連接有螺栓,且螺栓頂端固定連接有磁鐵,主鋼塊頂端活動連接有副鋼塊,且副鋼塊底端四角開孔有磁鐵孔,該種壓鑄模具鋼,首先主主鋼塊通過螺栓與薄板相接觸,再通過由高吸附力磁金屬組成的磁鐵與磁鐵孔進行連接,可使主鋼塊與副鋼塊連接的更加緊密,而在模具鋼對模具進行壓鑄時,如果模具鋼內部的液體滲到薄板上,在壓鑄工作完畢后,使用者可借助外界工具擰松螺栓,從而能夠拿下薄板,并且可對薄板中的液體進行清理。
技術研發人員:于澤平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佛山市順德區中重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8.04.13
技術公布日:2018.11.20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