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加熱不銹鋼反應釜的制作工藝流程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反應釜領域,具體為一種電加熱不銹鋼反應釜。
背景技術:
反應釜既有物理或化學反應的容易,通過對容器的結構設計與參數配置,實現工藝要求的加熱、蒸發、冷卻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應釜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橡膠、農藥、染料、醫藥、食品,用來完成硫化、硝化、氫化等工藝過程的壓力容器,其中電加熱不銹鋼反應釜就是眾多反應釜中的一種。
現有的電加熱不銹鋼反應釜,反應釜對物料的攪拌效果差,攪拌軸整體的穩固性差,在圓周旋轉的過程中,容易在反應釜使用過程中攪拌軸產生大量的晃動,致使攪拌軸對反應釜主體造成嚴重的晃動磨損,影響了反應釜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加熱不銹鋼反應釜,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反應釜物料攪拌效果差,攪拌軸整體的穩固性差,反應釜使用過程中攪拌軸產生大量的晃動,攪拌軸對反應釜主體造成嚴重的晃動磨損,影響反應釜使用壽命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電加熱不銹鋼反應釜,包括反應釜主體、垂直延伸入該反應釜主體內腔的攪拌軸、安設于該反應釜主體內腔底部并固定在攪拌軸底端的攪拌桿、以及安設于該反應釜主體內腔固定在攪拌軸外表面并位于攪拌桿上方的支撐攪動機構;所述支撐攪動機構由豎向固定在攪拌軸外表面呈矩形結構的基塊、固定在攪拌軸外表面并位于基塊底端的定位塊、以及圓周均布在基塊外側壁呈“工”型結構的四組支撐攪動架構成;每組的支撐攪動架均包括橫向固連在基塊外側壁頂面呈矩形結構的上支板、橫向固連在基塊外側壁頂面且與上支板相平齊的下支板、以及垂直相連在上支板與下支板之間的加強桿;上支板與下支板的外側朝向反應釜主體內側壁位置均開設有呈倒“u”形結構的通口,上支板與下支板的頂端均開設有與通口貫通的圓形穿孔;上支板與下支板的通口內均連接有限位輪;限位輪包括橫置于通口內且外側壁貼合于反應釜主體內側壁的轉輪、以及垂直穿過穿孔并將轉輪活動連接在通口內的螺栓。
優選的,基塊的底端與定位塊的頂端相接觸,該基塊的頂端中部開設有供攪拌軸穿過的圓孔。
優選的,定位塊的截面外形呈圓形結構,該定位塊的頂面設有耐磨層。
優選的,轉輪的外側壁粘接有呈圓環形結構的橡膠墊,該橡膠墊外側壁貼合于反應釜主體的內側壁。
優選的,上支板與下支板的橫向長度相等,該上支板與下支板的外表面均設有防腐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支撐攪動機構,改進了該反應釜內攪拌軸外側的結構,依靠上支板、下支板和限位輪的配合,能夠加強攪拌軸整體的結構穩固性,使得攪拌軸在反應釜運作時始終保持在平衡穩固的圓周旋轉狀態,縮減了在反應釜使用時攪拌軸的晃動產量,降低了攪拌軸對反應釜主體所造成的晃動磨損,延長了反應釜的使用壽命,同時利用上支板、加強桿與下支板的圓周旋轉對反應釜內的物料進行攪動,增強了該反應釜對物料的攪拌效果,有利于該反應釜的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攪拌軸與支撐攪動機構相組合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支撐攪動機構的結構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支撐攪動架的結構主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上支板的結構立體圖;
圖中:1反應釜主體、2攪拌軸、3攪拌桿、4支撐攪動機構、41基塊、42定位塊、43支撐攪動架、431上支板、4311通口、4312穿孔、432加強桿、433下支板、434限位輪、4341轉輪、4342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請參閱圖1-5,電加熱不銹鋼反應釜,包括反應釜主體1、垂直延伸入該反應釜主體1內腔的攪拌軸2、安設于該反應釜主體1內腔底部并固定在攪拌軸2底端的攪拌桿3、以及安設于該反應釜主體1內腔固定在攪拌軸2外表面并位于攪拌桿3上方的支撐攪動機構4;支撐攪動機構4由豎向固定在攪拌軸2外表面呈矩形結構的基塊41、固定在攪拌軸2外表面并位于基塊41底端的定位塊42、以及圓周均布在基塊41外側壁呈“工”型結構的四組支撐攪動架43構成;每組的支撐攪動架43均包括橫向固連在基塊41外側壁頂面呈矩形結構的上支板431、橫向固連在基塊41外側壁頂面且與上支板431相平齊的下支板433、以及垂直相連在上支板431與下支板433之間的加強桿432;上支板431與下支板433的外側朝向反應釜主體1內側壁位置均開設有呈倒“u”形結構的通口4311,上支板431與下支板433的頂端均開設有與通口4311貫通的圓形穿孔4312;上支板431與下支板433的通口4311內均連接有限位輪434;限位輪434包括橫置于通口4311內且外側壁貼合于反應釜主體1內側壁的轉輪4341、以及垂直穿過穿孔4312并將轉輪4341活動連接在通口4311內的螺栓4342。
其中,加強桿432的設置,能夠將上支板431與下支板433牢牢拉持于一體,使得上支板431與下支板433穩穩連接在基塊41上。
基塊41的底端與定位塊42的頂端相接觸,該基塊41的頂端中部開設有供攪拌軸2穿過的圓孔;利用基塊41能夠在攪拌軸2上作為安裝機構,讓上支板431、下支板433能夠牢牢安裝在基塊41上,降低上支板431與下支板433對攪拌軸2所造成的接觸磨損。
定位塊42的截面外形呈圓形結構,該定位塊42的頂面設有耐磨層;定位塊42的設置,能夠對基塊41進行穩固支撐,使得基塊41與攪拌桿3上下相互分離,防止在反應釜使用時基塊41直接與攪拌桿3相接觸而讓基塊41與攪拌桿3之間產生接觸磨損,從而延長了基塊41與攪拌桿3的使用壽命。
轉輪4341的外側壁粘接有呈圓環形結構的橡膠墊,該橡膠墊外側壁貼合于反應釜主體1的內側壁;橡膠墊的使用,能夠降低轉輪4341對反應釜主體1內側壁造成的接觸磨損,從而延長轉輪4341的使用壽命。
上支板431與下支板433的橫向長度相等,該上支板431與下支板433的外表面均設有防腐漆,防腐漆的使用能夠降低上支板431與下支板433的抗腐蝕性能,延長上支板431與下支板433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依靠上支板431、下支板433和限位輪434的配合,能夠加強攪拌軸2整體的結構穩固性,使得攪拌軸2在反應釜運作時始終保持在平衡穩固的圓周旋轉狀態,縮減了在反應釜使用時攪拌軸2的晃動產量,降低了攪拌軸2對反應釜主體1所造成的晃動磨損,延長了反應釜的使用壽命,同時利用上支板431、加強桿432與下支板433的圓周旋轉對反應釜內的物料進行攪動,增強了該反應釜對物料的攪拌效果,有利于該反應釜的推廣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時,通過反應釜自帶的驅動電機來驅使攪拌軸2實現圓周旋轉,在攪拌軸2圓周旋轉的過程中帶動攪拌桿3實現同步同向圓周旋轉,此時,支撐攪動機構4隨著攪拌軸2的旋轉而進行圓周旋轉。
其中,在支撐攪動機構4旋轉的過程中,上支板431外側的限位輪434沿著反應釜主體1內側壁頂面進行圓周滾動,下支板433外側的限位輪434沿著反應釜主體1內側壁底面進行圓周滾動,以此利用上支板431與限位輪434來對反應釜主體1內的攪拌軸2上段進行支撐,利用下支板433與限位輪434來對反應釜主體1內的攪拌軸2下段進行支撐,通過上支板431、下支板433和限位輪434來對攪拌軸2的前后左右四個方位進行支撐,使得攪拌軸2在反應釜運作時始終保持在平衡穩固的圓周旋轉狀態,縮減在反應釜使用時攪拌軸2的晃動產量;同時在攪拌軸2的圓周旋轉下,上支板431、加強桿432、下支板433隨著進行圓周旋轉,使得上支板431、下支板433和加強桿432在圓周旋轉時對反應釜內的物料進行攪動,從而增加了該反應釜對物料的攪拌效果。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術特征:
1.電加熱不銹鋼反應釜,包括反應釜主體(1)、垂直延伸入該反應釜主體(1)內腔的攪拌軸(2)、安設于該反應釜主體(1)內腔底部并固定在攪拌軸(2)底端的攪拌桿(3)、以及安設于該反應釜主體(1)內腔固定在攪拌軸(2)外表面并位于攪拌桿(3)上方的支撐攪動機構(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攪動機構(4)由豎向固定在攪拌軸(2)外表面呈矩形結構的基塊(41)、固定在攪拌軸(2)外表面并位于基塊(41)底端的定位塊(42)、以及圓周均布在基塊(41)外側壁呈“工”型結構的四組支撐攪動架(43)構成;每組的支撐攪動架(43)均包括橫向固連在基塊(41)外側壁頂面呈矩形結構的上支板(431)、橫向固連在基塊(41)外側壁頂面且與上支板(431)相平齊的下支板(433)、以及垂直相連在上支板(431)與下支板(433)之間的加強桿(432);上支板(431)與下支板(433)的外側朝向反應釜主體(1)內側壁位置均開設有呈倒“u”形結構的通口(4311),上支板(431)與下支板(433)的頂端均開設有與通口(4311)貫通的圓形穿孔(4312);上支板(431)與下支板(433)的通口(4311)內均連接有限位輪(434);限位輪(434)包括橫置于通口(4311)內且外側壁貼合于反應釜主體(1)內側壁的轉輪(4341)、以及垂直穿過穿孔(4312)并將轉輪(4341)活動連接在通口(4311)內的螺栓(434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加熱不銹鋼反應釜,其特征在于:基塊(41)的底端與定位塊(42)的頂端相接觸,該基塊(41)的頂端中部開設有供攪拌軸(2)穿過的圓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加熱不銹鋼反應釜,其特征在于:定位塊(42)的截面外形呈圓形結構,該定位塊(42)的頂面設有耐磨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加熱不銹鋼反應釜,其特征在于:轉輪(4341)的外側壁粘接有呈圓環形結構的橡膠墊,該橡膠墊外側壁貼合于反應釜主體(1)的內側壁。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加熱不銹鋼反應釜,其特征在于:上支板(431)與下支板(433)的橫向長度相等,該上支板(431)與下支板(433)的外表面均設有防腐漆。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加熱不銹鋼反應釜,包括反應釜主體、垂直延伸入該反應釜主體內腔的攪拌軸、安設于該反應釜主體內腔底部并固定在攪拌軸底端的攪拌桿、以及安設于該反應釜主體內腔固定在攪拌軸外表面并位于攪拌桿上方的支撐攪動機構。本實用新型能夠加強攪拌軸整體的結構穩固性,使得攪拌軸在反應釜運作時始終保持在平衡穩固的圓周旋轉狀態,縮減了在反應釜使用時攪拌軸的晃動產量,降低了攪拌軸對反應釜主體所造成的晃動磨損,延長了反應釜的使用壽命,同時增強了該反應釜對物料的攪拌效果,有利于該反應釜的推廣使用。
技術研發人員:霍連波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東營職業學院
技術研發日:2020.01.15
技術公布日:2020.09.18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