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無縫不銹鋼鋼管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博主:adminadmin 2022-12-31 12:44:01 條評論
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鋼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無縫不銹鋼鋼管。背景技術:鋼管是一種具有空心截面,其長度遠大于直徑或周長的鋼材。按截面形狀分為圓形、方形、矩形和異形鋼管;按材質分為碳素結構鋼鋼管、低合金結構...

  新型無縫不銹鋼鋼管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本實用新型屬于鋼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無縫不銹鋼鋼管。

  背景技術:

  鋼管是一種具有空心截面,其長度遠大于直徑或周長的鋼材。按截面形狀分為圓形、方形、矩形和異形鋼管;按材質分為碳素結構鋼鋼管、低合金結構鋼鋼管、合金鋼鋼管和復合鋼管;按用途分為輸送管道用、工程結構用、熱工設備用、石油化工工業(yè)用、機械制造用、地質鉆探用、高壓設備用鋼管等;按生產工藝分為無縫鋼管和焊接鋼管,其中無縫鋼管又分熱軋和冷軋(拔)兩種,焊接鋼管又分直縫焊接鋼管和螺旋縫焊接鋼管。

  現有的鋼管多是采用多層式結構來進行加固以實現其多功能的目的,而由于鋼管的多層結構材質不同,以及外部碰撞的原因,內外層之間容易發(fā)生脫離的情況,繼而導致層與層之間形成滑動,影響鋼管的正常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避免內外層脫離,保證鋼管可以長期正常使用的新型無縫不銹鋼鋼管。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無縫不銹鋼鋼管,包括有內管,及套裝于內管外的外管,及夾裝于內管與外管之間的加固管,及套裝于外管外的緩沖管,所述內管的外周設有限位凸起,所述加固管的內周設有與限位凸起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凹槽,所述加固管的外周設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外管對應加固管的第二限位凹槽處設有第三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與第三限位凹槽內插入有具有彈性的橡膠桿體,所述外管為一多邊形管體,所述外管的棱角處與緩沖管之間墊有緩沖墊。

  作為優(yōu)選,所述內管與外管的壁厚比為1:1.5-2,可根據使用需要調整,內管與外管皆為不銹鋼管體。

  進一步的,所述外管的棱邊處于緩沖管之間隔有間隙,該間隙作為緩沖空間,配合緩沖墊實現緩沖功能。

  進一步的,所述外管為一正八邊形管體,也可采用六邊形、四邊形等其他正多邊形的管體。

  作為優(yōu)選,所述橡膠桿體分別與第二限位凹槽及第三限位凹槽形成過盈配合橡膠桿體從縱向插入至第二限位凹槽與第三限位凹槽之間,形成限位結構,避免加固管與外管之間的轉動。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和第三限位凹槽皆設有一個以上、且口徑大小一致,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和第三限位凹槽沿同一直線排列,加工更為方便,也可根據需要調整。

  更進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起卡入于第一限位凹槽形成過盈配合,實現內管與加固管之間的緊固。

  作為優(yōu)選,所述緩沖墊為具有彈性的橡膠墊體,也可采用其他具有等同效果的具有彈性的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限位凸起配合第一限位凹槽的卡持設計,實現內管與加固管的卡持,通過第二限位凹槽與第三限位凹槽配合橡膠桿體的夾持設計,實現外管與加固管的卡持,經由上述卡持結構來避免層與層之間的滑動,同時還在外管的外層采用了橡膠墊的緩沖結構,避免因外部碰撞而導致的層與層的脫離情況,同時還可以對內管處進行漲緊限位,相比于現有的鋼管結構,其耐用性明顯更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無縫不銹鋼鋼管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a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實施例:

  參閱圖1-2所示,一種新型無縫不銹鋼鋼管,包括有內管1,及套裝于內管1外的外管2,及夾裝于內管1與外管2之間的加固管3,及套裝于外管2外的緩沖管4,所述內管1的外周設有限位凸起11,所述加固管3的內周設有與限位凸起11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凹槽31,所述加固管3的外周設有第二限位凹槽32,所述外管2對應加固管3的第二限位凹槽32處設有第三限位凹槽21,所述第二限位凹槽32與第三限位凹槽21內插入有具有彈性的橡膠桿體5,所述外管2為一多邊形管體,所述外管2的棱角處與緩沖管4之間墊有緩沖墊41。

  所述內管1與外管2的壁厚比為1:1.5-2,可根據使用需要調整,內管1與外管2皆為不銹鋼管體,所述外管2的棱邊處于緩沖管4之間隔有間隙42,該間隙42作為緩沖空間,配合緩沖墊41實現緩沖功能,所述外管2為一正八邊形管體,也可采用六邊形、四邊形等其他正多邊形的管體。

  所述橡膠桿體5分別與第二限位凹槽32及第三限位凹槽21形成過盈配合橡膠桿體5從縱向插入至第二限位凹槽32與第三限位凹槽21之間,形成限位結構,避免加固管3與外管2之間的轉動,所述第一限位凹槽31、第二限位凹槽32和第三限位凹槽21皆設有一個以上、且口徑大小一致,所述第一限位凹槽31、第二限位凹槽32和第三限位凹槽21沿同一直線排列,加工更為方便,也可根據需要調整,所述限位凸起11卡入于第一限位凹槽31形成過盈配合,實現內管1與加固管3之間的緊固。

  所述緩沖墊41為具有彈性的橡膠墊體,也可采用其他具有等同效果的具有彈性的材料。

  原理說明:

  由于內管1上的限位凸起11結構與第一限位凹槽31的配合卡持結構,使得內管1與加固管3之間不會出現轉動位移,通過第二限位凹槽32與第三限位凹槽21內的橡膠桿體5進行漲緊,使得外管2與加固管3之間進行了二次加固,進一步的避免了層與層之間的脫離,同時還搭配了減震結構來降低外部碰撞情況,再次減少因碰撞而導致的層與層之間的脫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限位凸起配合第一限位凹槽的卡持設計,實現內管與加固管的卡持,通過第二限位凹槽與第三限位凹槽配合橡膠桿體的夾持設計,實現外管與加固管的卡持,經由上述卡持結構來避免層與層之間的滑動,同時還在外管的外層采用了橡膠墊的緩沖結構,避免因外部碰撞而導致的層與層的脫離情況,同時還可以對內管處進行漲緊限位,相比于現有的鋼管結構,其耐用性明顯更強。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種種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內容,按照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上述基本技術思想前提下,對本實用新型上述結構做出的其它多種形式的修改、替換或變更,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技術特征:

  1.一種新型無縫不銹鋼鋼管,包括有內管,及套裝于內管外的外管,及夾裝于內管與外管之間的加固管,及套裝于外管外的緩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管的外周設有限位凸起,所述加固管的內周設有與限位凸起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凹槽,所述加固管的外周設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外管對應加固管的第二限位凹槽處設有第三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與第三限位凹槽內插入有具有彈性的橡膠桿體,所述外管為一多邊形管體,所述外管的棱角處與緩沖管之間墊有緩沖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無縫不銹鋼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管與外管的壁厚比為1:1.5-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無縫不銹鋼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棱邊處于緩沖管之間隔有間隙。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無縫不銹鋼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為一正八邊形管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無縫不銹鋼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桿體分別與第二限位凹槽及第三限位凹槽形成過盈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無縫不銹鋼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和第三限位凹槽皆設有一個以上、且口徑大小一致,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和第三限位凹槽沿同一直線排列。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無縫不銹鋼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卡入于第一限位凹槽形成過盈配合。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無縫不銹鋼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墊為具有彈性的橡膠墊體。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無縫不銹鋼鋼管,包括有內管,及套裝于內管外的外管,及夾裝于內管與外管之間的加固管,及套裝于外管外的緩沖管,所述內管的外周設有限位凸起,所述加固管的內周設有與限位凸起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凹槽,所述加固管的外周設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外管對應加固管的第二限位凹槽處設有第三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與第三限位凹槽內插入有具有彈性的橡膠桿體,所述外管為一多邊形管體,所述外管的棱角處與緩沖管之間墊有緩沖墊;該新型無縫不銹鋼鋼管能夠避免內外層脫離,保證鋼管可以長期正常使用。

  技術研發(fā)人員:呂紹松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廣州賽德克液壓設備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fā)日:2019.08.19

  技術公布日: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