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鐵閘閥(工業機器人用鑄鐵牌號_鑄鐵知識大全)
今天給各位分享鑄鐵閘閥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工業機器人用鑄鐵牌號_鑄鐵知識大全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1、鑄鐵閘閥
鑄鐵閘閥
閘閥關閉時,密封面可以只依靠介質壓力來密封,即只依靠介質壓力將閘板的密封面壓向另一側的閥座來保證密封面的密封,這就是自密封。
大部分閘閥是采用強制密封的,即閥門關閉時,要依靠外力強行將閘板壓向閥座,以保證密封面的密封性。
開啟閥門時,當閘板提升高度等于閥門通徑的1:1倍時,流體的通道完全暢通,但在運行時,此位置是無法監視的。
實際使用時,是以閥桿的頂點作為標志,即開不動的位置,作為它的全開位置。
為考慮溫度變化出現鎖死現象,通常在開到頂點位置上,再倒回1/2-1圈,作為全開閥門的位置。
手動閘閥工作原理:轉動手輪,通過手輪與閥桿的螺紋的進、退,提升或下降與閥桿連接的閥板,達到開啟和關閉的作用。
1.金屬材料閥門:如碳鋼閥門、合金鋼閥門、不銹鋼閥門、鑄鐵閥門、鈦合金閥門、蒙乃爾閥門、銅合金閥門、鋁合金閥門、鉛合金閥門等。
3.非金屬材料閥門:如陶瓷閥門、玻璃閥門、塑料閥門。
工業機器人用鑄鐵牌號_鑄鐵知識大全
鑄鐵中的碳可能以滲碳體(Fe3C)或石墨兩種獨立的形式存在。
鑄鐵的分類方法較多,可按鑄鐵的使用性能、斷口特征或成分特征進行分類,較常用和方便的是分為七大類。
根據《GB/T5612-2008鑄鐵牌號表示方法規定將鑄鐵分為5類。
球墨鑄鐵(Ductileiron)是指鐵液經球化劑處理后,石墨呈球狀的鐵碳合金。
白口鑄鐵(Whitecastiron)是指化學成分中的碳以碳化物形式存在、鑄態組織不含石墨、斷口呈白色的鑄鐵。
根據化學成分中的合金元素含量,白口鑄鐵分為3類:普通白口鑄鐵(只含C、Si、Mn、P、S)、低合金白口鑄鐵(w合金元素5%)。
當要表示鑄鐵的組織特征或特殊性能時,代表鑄鐵組織特征或特殊性能的漢語拼音字的第一個大寫正體字母排列在基本代號的后面。
當以化學成分表示鑄鐵的牌號時,合金元素符號及名義含量(質量分數)排列在鑄鐵代號之后;在牌號中常規C、Si、Mn、S、P元素一般不標注,有特殊作用時,才標準其元素符號及含量;合金化元素的含量大于或等于1%時,在牌號用整數標注,數值的修約按GB/T8170執行,小于1%時一般不標注,只有對該合金特性有較大影響時,才標注其合金元素符號;合金化元素按其含量遞減次序排列,含量相等時按元素符號的字母順序排列。
當以力學性能表示鑄鐵的牌號時,力學性能值排列在鑄鐵代號之后,當牌號中有合金元素符號時,抗拉強度值排列于元素符號及含量之后,之間用“-”隔開;牌號中代號后面有一組數字時,該組數字表示抗拉強度值,單位為MPa;當有兩組數字時,第一組表示抗拉強度值,單位為MPa,第二組表示伸長率值,單位為%,兩組數字間用“-”隔開。
Source:《中國材料工程大典第18卷材料鑄造成形工程(上)。
碳是形成石墨的元素,也是促進石墨化的元素。
含碳量越高,析出的石墨就越多、越粗大,而基體中的鐵素體含量增多,珠光體減少;反之,石墨減少且細化。
硫在生鐵中是有害元素,它強烈阻止石墨的形成,它促使鐵與碳的結合,使鐵硬脆,并與鐵化合成低熔點的硫化鐵,使生鐵產生熱脆性和降低鐵液的流動性,固含硫高的生鐵不適于鑄造細件。
鑄造生鐵中硫的含量規定最多不得超過0.06%(車輪生鐵除外)。
灰鑄鐵的金相組織由金屬基體和片狀石墨組成。
金屬基體的種類主要由珠光體、鐵素體及珠光體+鐵素體。
石墨片以不同的數量、大小、形狀分布于基體中。
此外還有少量非金屬夾雜物,如硫化物、磷化物。
A型(直片狀)石墨是亞共晶灰鐵在較高共晶度(碳飽和度或碳當量)且過冷度不大時的正常、均勻分布也是最常見的石墨組織,它對金屬的割裂作用較低同時具有這種石墨的鑄鐵珠光體含量高,故強度和耐磨性好。
C型(粗大厚片或塊狀)石墨是過共晶灰鐵的典型石墨。
因為是在液態下生成的初析厚大石墨且往往相互連接或相距極近,加以周圍常為鐵索體(因碳硅量高,共析轉變按穩定平衡模式進行),故鑄鐵的性能大幅度下降。
因為灰鑄鐵大都是亞共晶的,故任何級別的灰鐵中都不允許有C型石墨出現(活塞環和某些制動鼓盤除外)。
但要注意的是有的沖天爐鐵液熔煉溫度不高又用低牌號生鐵時,也會出現類似于C型的粗大石墨。
灰鑄鐵的金屬基體與碳鋼相比一般明顯區別,但由于灰鑄鐵內的Si、Mn含量較高,其能溶解于鐵素體中使鐵素體得到強化,硅的作用更大些。
因此鑄鐵中的金屬基體部分的強度性能比碳鋼的要高。
球墨鑄鐵的金相組織:G+F體、G+P體、G+F體+P體等,直接決定這球狀鑄鐵的力學性能。
球狀石墨外貌近似球形,內部呈放射狀,有明顯的偏光效應。
經深腐蝕顯露出的球狀石墨的立體形貌,可在SEM下直接觀察。
經透射電鏡(TEM)觀察表明,石墨球是由許多角錐體組成的多晶體,石墨球面則是由許多石墨基面(0001)沿切面排列組成,每個角錐體的基面垂直于石墨球的直徑,石墨的C軸呈輻射狀指向球心。
球墨鑄鐵中允許出現的石墨形態,除了主要是球狀石墨以外,還可以有少量的非球狀石墨,如團狀、團絮狀。
根據《GB/T9441-2009規定,石墨為球狀(Ⅵ型)和團狀(V型)石墨個數所占石墨總數的百分比作為球化率,將球化率分為6級。
(1)基體中含有80%以上的鐵素體,而其余部分是珠光體。
具有這種基體組織的球墨鑄鐵最軟,強度也比較低,但是韌性很好,可以抵抗沖擊力的作用。
(3)基體中含有50%~90%的珠光體組織,其余部分都是鐵素體組織。
(5)基體中除了含有珠光體和鐵素體組織外,還有萊氏體組織,萊氏體所占的比例在10%~20%,它散布在基體的各個部分。
萊氏體很硬、很脆,它的含量越多,球墨鑄鐵也就越硬、越脆。
當球墨鑄鐵成分中含有較多穩定奧氏體元素如Ni、Mn時,在鑄態下即可獲得奧氏體基體;鑄鐵經奧氏體化處理后在上貝氏體轉變溫度等溫淬火,可形成上貝氏體+高碳奧氏體組織(30%40%)。
上貝氏體為羽毛狀組織,由晶界向晶內平行排列,奧氏體分散分布在晶界附近;鑄鐵經奧氏體化處理后在下貝氏體轉變溫度等溫淬火,可形成下貝氏體、殘余奧氏體及馬氏體,石墨周圍以下貝氏體為主,呈細針狀交叉分布,比淬火馬氏體細,且易受浸蝕,遠離石墨在晶界附近分布少量奧氏體及馬氏體。
磷共晶在球墨鑄鐵中的危害遠比灰鑄鐵中大,它使鑄鐵的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韌性大幅度降低。
鑄鐵液經蠕化處理后可得到具有蠕蟲狀石墨的蠕墨鑄鐵,方法為澆注前向鐵液中加入蠕化劑,促使石墨呈蠕蟲狀。
蠕蟲狀石墨的形態介于片狀與球狀之間,所以蠕墨鑄鐵的力學性能介于灰鑄鐵和球墨鑄鐵之間,其鑄造性能、減振性和導熱性都優于球墨鑄鐵,與灰鑄鐵相近。
蠕墨鑄鐵的石墨形態是蠕蟲狀和球狀石墨共存的混合形態。
蠕蟲狀石墨是介于片狀石墨及球狀石墨之間的中間狀態類型石墨,她既有在共晶團內部石墨互相連續的片狀石墨的組織特征,又有石墨頭部較圓、其位向特點和球狀石墨相似的特征。
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對其立體形貌進行觀察,可見石墨的端部具有明顯的螺旋生長特征,這與球狀石墨的表面形貌相類似,但在石墨的枝干部分,有類似于片狀石墨的層疊狀結構。
蠕墨鑄鐵的力學性能和物理性能取決于石墨的蠕化狀態及基體組織等因素,其中尤以石墨的蠕化狀態影響最大。
蠕墨鑄鐵中的石墨的主要為蠕蟲狀石墨(Ⅲ型),以及少量球狀石墨(Ⅵ型)和團狀、團絮狀石墨(Ⅳ、Ⅴ型)存在,不允許出現片狀和細片狀石墨(Ⅰ、Ⅱ型)。
蠕化率[(∑A蠕蟲狀石墨)+0.5∑A團狀、團絮狀石墨)/∑A每個石墨]100%。
蠕墨鑄鐵的基體組織在鑄態下具有較高的鐵素體含量(體積分數常有40%50%或更高),這主要是由于石墨的特征及元素偏析分布的特點所造成,可通過加入穩定珠光體元素使鑄態的珠光體體積分數提高到70%左右,如再進行正火處理,可使珠光體體積分數進一步提高到80%85%。
可鍛鑄鐵表面區域、中間區域和心部區域的金相組織。
可鍛鑄鐵中的石墨形狀有球狀、團絮狀、絮狀、聚蟲狀和枝晶狀等5種。
鑒于石墨形狀對力學性能的影響,分為5級,石墨分布分為3級,石墨顆數分為5級。
Source:《GB/T25746-2010可鍛鑄鐵金相檢驗。
碳化物是白口鑄鐵中的重要組成相,所占體積分數可高達40%左右,其類型、成分、數量、大小、形狀及分布對白口鑄鐵的性能有重要影響。
一般M3C型碳化物為連續網狀或板狀形貌,而M7C3和M23C6型碳化物為條狀或條塊狀形貌。
高鉻合金耐磨鑄鐵生產技術
另外,還需工業純銅和廢舊電極塊(用于調整碳含量)等。
2.淬火將機械加工后的工件室溫裝爐,以小于80℃/h的溫升速度將爐溫升至600℃(若工件較厚或形狀較復雜,可在溫升至300℃、400℃、500℃、600℃時分別給予0.5h的保溫),之后以不超過150℃/h的溫升速度將爐溫升至淬火溫度950~980℃后進行保溫,保溫時間為2~4h(視工件厚薄不同保溫時間有所差別,越厚保溫時間越長),而后將工件快速出爐進行空冷,若遇環境氣溫較高,淬火時應輔以強風和水霧噴灑,以強化冷卻,淬火工藝曲線如圖2所示。
四、高鉻合金鑄鐵的性能(1)其硬度性能在鑄態時為50~54HRC,退火后為38~43HRC,淬火后為60~67HRC。
硬度隨碳含量變化而變化,低碳時韌性好而硬度低,適用于沖擊載荷較大的場合;高碳時硬度也稍高,適用于沖擊載荷較小的場合,表現出良好的耐磨性。
(2)高鉻白口鑄鐵密度為7.6~7.7gcm3。
(3)其線收縮率為1.8%~2.0%,體收縮率7.5%~8.0%,在1400℃時流動性為300~500mm。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鑄鐵閘閥的介紹了,工業機器人用鑄鐵牌號_鑄鐵知識大全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