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生鋁產業發展仍需關注哪五個方面
2002-2016年中國再生鋁產量逐年增長,已形成重點再生鋁產業集群。12月7日,在上海有***主辦的中國壓鑄產業鏈供需交易峰會暨熔煉、壓鑄技術研討會上,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工信部中國綠色制造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副會長李士龍在會上結合全國鋁消費及需求發展趨勢,中國再生鋁產業發展現狀,梳理了十八大以來有關再生資源進出口政策,并對中國再生鋁產業發展提出展望。

中國再生鋁產業發展現狀
李士龍表示,從全球鋁消費及需求發展趨勢來看,2016年,全球鋁消費總量將超過7575萬噸,同比增長5%。預計到2020年,全球鋁消費總量將達到1.1億噸。建筑、汽車和包裝等共占需求總量的60%左右。同年,全球再生鋁消費總量達到2000萬噸,同比增長5%。預計到2020年,全球再生鋁消費總量將達到2500萬噸。
再觀察中國再生鋁產業發展現狀,2016年,中國再生鋁產量達到640萬噸,同比增長6%左右。其中,利用進口鋁廢料生產再生鋁190萬噸,其余70%是通過回收國內廢料生產。如將同期新廢料計算在內,中國鋁廢料實際循環利用量已超過1000萬噸。據調研重點區域及骨干企業,再生鋁企業原料采購正在逐步轉向國內。
李士龍列舉了6種目前進入再生鋁企業的原料:
1. 鑄造鋁合金新廢料15-20%
2. 鑄造鋁合金舊廢料19-22%(進口)
3. 鑄造鋁合金舊廢料15-20%(國內)
4. 鍛造鋁合金新廢料20-25%
5. 鍛造鋁合金舊廢料25-30%
6. 鋁錠(ai00)10-15%
再生鋁工藝及技術裝備水平逐步提升
李士龍認為,目前我國再生鋁工藝及技術裝備水平正在逐步提升,主要表現為四點:
1. 鋁廢料的預處理分揀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規模以上企業基本都應用了較完整的自動化或半自動化廢料預處理設備。
2. 鋁熔煉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天然氣消耗量顯著下降,能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2016年再生鋁行業平均能耗水平達到95立方米/噸鋁左右。
3. 利用預熱烘干廢料技術在行業基本普及,廢料熔化時間大幅縮短,熔損和污染物排放減少。
4. 采用鋁液直供方式銷售的企業在不斷增加,上下游聯動發展模式逐步形成,規模正逐步擴大。
會上,李士龍例舉了廢鋁易拉罐保級還原技術研發取得的新進展,我國廢鋁易拉罐數量巨大、增長迅速。2016年廢鋁易拉罐量至少在60萬噸以上,且每年以10%遞增。但目前,廢鋁易拉罐循環利用技術較為落后,主要以電阻爐冶煉,污染***嚴重,降級利用于門窗鋁合金或冶金還原劑,且回收率低。
基于上述突出問題,根據產業發展需求。由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圍繞技術創新鏈整合資源,組織再生資源聯盟成員北京科技大學、中北大學和肇慶市大正鋁業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研發廢鋁易拉罐綠色保級再利用技術,并獲得***科技支撐計劃立項支持。
廢鋁易拉罐保級循環利用路線圖:
李士龍還建議,行業內亟待關注***鋁回收利用技術開發,這其中包括零部件再利用:每架可拆解5萬個大部件,其中2萬個部件經過修復、認證進入航材市場銷售,循環利用;發動機再利用:1000-6000萬元/臺;廢舊材料再利用:60-70%***鋁合金;產業帶動價值:機械、材料、自動化、咨詢、物流等。
舉個例子來講,一架總價5000萬美元的飛機,回收價格為***之一,即500萬美元,拆解后,進入零件市場,可賣出1000萬美元。更重要的是拉動周邊產值,如物流、維修等,將創造企業產值的10倍至20倍。
當前,我國廢鋁循環利用節能減排成效顯著。2016年,中國共生產640萬噸再生鋁,與開發利用鋁土礦相比,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960萬噸,節約電力約912億度。
十八大以來有關再生資源進出口政策梳理
十八大以來,為提升再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保護生態環境安全,根據現實情況,我國相關部門***或調整了一系列再生資源進出口相關政策。李士龍認為,這些政策的實施,進一步加強了我國再生資源進出口管理和監督,規范了市場秩序,加快了再生資源貿易發展,積極促進了我國再生資源產業走向國際大循環。
更多資訊請進入中國模具鋼產業網了解。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