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中高溫合金如何進行車削(鎳基高溫合金電解加工研究)
今天給各位分享機械加工中高溫合金如何進行車削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鎳基高溫合金電解加工研究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
機械加工中高溫合金如何進行車削
硬質合金刀具前角一般為10左右,精車時為05。
由于鑄造高溫合金的切削加工性更差,前角應該更小一些,為0左右。
高溫合金加工硬化嚴重,必須保持刀刃鋒利,不允許有鋸齒等缺陷,一般不鐾磨出負倒棱,如要鐾出,也要比切削一般鋼材要小。
車削高溫合金也同樣有與最佳切削溫度相對應的切削速度。
用硬質合金車刀切削高溫合金的切削速度為(1060)m/min。
鑄造高溫合金采用較低的切削速度,變形高溫合金采用較高的切削速度。
粗車時切削深度為(37)mm,精車時(0.20.5)mm。
為了避免在硬化層上切削,進給量應大于0.1mm/r。
車削高溫合金時,應使用切削液,這樣可使切削溫度降低25%左右。
用高速鋼刀具應采用水溶液,用硬質合金刀具應采用乳化液或極壓切削油。
對鎳基高溫合金不宜使用含硫的極壓切削液,以免造成應力腐蝕而降低疲勞強度。
一般應盡可能采用硬質合金來車削高溫合金,注意刀具刃磨質量,使各刀面的表面粗糙度低于0.4m,刀刃不得有鋸齒等缺陷;為了避免在硬化層上切削,切削深度應大于0.2mm,進給量應大于0.1mm/r;為了保持刀刃鋒利和減小加工硬化現(xiàn)象,刀具磨鈍標準應小于0.2mm;采用高速鋼刀具切削時,應避免刀具在切削表面停留,以防切削表面硬化加劇,給下一次走刀切削帶來困難。
鎳基高溫合金電解加工研究
【摘要】:鎳基高溫合金因在6501000℃范圍內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抗燃氣腐蝕能力,目前廣泛運用于航空航天領域,是現(xiàn)代航空發(fā)動機、航天器和火箭發(fā)動機的關鍵熱端部件材料。
但是采用傳統(tǒng)的加工方法去除鎳基高溫合金不僅效率低而且成本高,而電解加工由于不是依靠機械能,采用電化學的能量來去除金屬材料,具有無接觸應力與材料的硬度無關的特點。
因此,采用電解加工是一種適合航空發(fā)動機的關鍵熱端部件的加工方式。
但是目前對于鎳基高溫合金的電解加工的加工參數(shù)對表面粗糙度、加工速率、加工間隙的影響規(guī)律研究較少,因此對鎳基高溫合金電解加工工藝的進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通過電解加工試驗平臺的搭建、電解加工的基本原理加工條件分析、單因素實驗、正交試驗與信噪比分析這幾個方面對鎳基高溫合金GH4169的電解加工進行研究。
對電解加工基本原理的分析,確認影響電解加工加工間隙和表面粗糙度的加工參數(shù);通過數(shù)值計算,分析電解加工的電解液類型、陰極進給速度、電極端面形狀等基本加工條件,為電解加工試驗平臺的搭建提供理論依據(jù)。
搭建了電解加工試驗平臺,包括機床的布局設計、進給裝置和電源系統(tǒng)的選擇、電解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設計和加工控制與檢測系統(tǒng)的設計。
檢測方式采用平均電壓的閾值比較,通過檢測陰陽兩極間的電壓值,確定此時的電解加工狀態(tài),從而控制電極的運動,減少火花及短路的發(fā)生。
以加工速度、加工間隙、表面粗糙度為加工指標,研究了加工電壓、加工電流密度、電解液壓力和陰極進給速度四項加工參數(shù)對加工指標的影響規(guī)律;利用正交試驗和信噪比的方法,對加工速度、加工間隙和表面粗糙度進行單目標優(yōu)化,分別獲取了加工間隙最優(yōu)、加工速度最優(yōu)以及表面粗糙度最優(yōu)下的工藝條件。
原創(chuàng)GH2038高溫合金化學成分性能
GH2038合金是Fe-Ni-Cr基沉淀硬化型變形高溫合金,使用溫度在700℃以下。
合金加入鋁和鈦等元素形成沉淀強化相,加入硼元素凈化和強化晶界。
熱軋棒材和鍛制棒材固溶溫度1180℃,保溫2小時,水冷+760℃保溫16小時,空冷,HBS302-240。
那么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機械加工中高溫合金如何進行車削的介紹了,鎳基高溫合金電解加工研究是小編整理匯總而成,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p>

admin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