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埃赫曼公司簡介(法國埃赫曼鎳業集團)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法國埃赫曼公司簡介,以及法國埃赫曼鎳業集團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印度尼西亞
劉增潔

印度尼西亞位于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由大小13700多個島嶼組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國土面積191.94萬km2,陸地面積182.64萬km2,人口2.38億。
印度尼西亞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礦業產值占GDP的10%。為亞太地區唯一的歐佩克石油生產國,石油和天然氣為印度尼西亞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占政府收入的24%,油氣出口收入占印度尼西亞出口總收入的15%。2006年國際礦產品市場價格高漲,印度尼西亞GDP增長5.5%,2007年增長6.1%。
一、儲量與資源
印度尼西亞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的有石油、天然氣、煤、錫、鋁、鎳、銅、金、銀等礦產。其中重要的礦產資源有錫居世界第三位、銅居世界第二位、鎳居世界第八位和金居世界第六位。
據美國《油氣雜志》2007年終號報道,截至2007年底,印度尼西亞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儲量為5.99億t,占世界總儲量的0.3%,居世界第二十五位;天然氣剩余探明可采儲量為26589.66億m3,占世界總儲量的1.5%,居世界第十三位。印度尼西亞約有60個沉積盆地,其中73%位于海上,目前已勘探的36個含油氣盆地主要位于西部地區,主要的含油氣區有蘇門答臘油氣區、爪哇油氣區、東加里曼丹油氣區。
表1 印度尼西亞主要礦產儲量
資料來源:①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5~2007;②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2007;③美國《油氣雜志》,2005~2007。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00年對全球待發現油氣資源所作的評估,印度尼西亞待發現的石油資源量為10.14億t,天然氣為3.05萬億m3。
2006年印度尼西亞共獲得16個新的油氣發現,其中石油發現為8個,天然氣發現為8個,海域為9個,陸上為7個。
印度尼西亞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政府預測煤炭資源量超過190億t。
二、礦產品生產與消費
印度尼西亞為世界重要的礦業生產國,其中錫、煤炭、銅、鎳和金產量居世界前列。礦業為印度尼西亞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6年國際礦產品價格上漲,2006年印度尼西亞礦業收入盈利劇升,政府的礦業總收入為34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25%。
石油、天然氣 印度尼西亞為亞太地區唯一的歐佩克石油生產國,為亞洲第二大石油生產國,石油產量居世界第二十位。目前印度尼西亞石油主要產自西部盆地,自2000年由于成熟油田產量自然遞減,印度尼西亞石油產量不斷下降,2006年石油產量為5190萬t,比2005年下降5.3%,比2000年下降27.4%。
印度尼西亞為亞洲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2006年產量為740億m3,比2005年增長0.3%,居世界第八位。
主要的油氣田為位于中蘇門答臘油氣區的米納斯(Minas)和杜里(Duri)油田,這兩個油田均為成熟油田,近年來石油產量逐年下降。
煤炭 2006年印度尼西亞煤炭產量為20540萬 t,居世界第七位,其中無煙煤產量為5200 t,褐煤產量為15340萬t。
澳大利亞必和必拓(BHP)公司計劃開發中加里曼丹的Haju 區的煤炭,2007年投產,年產70萬t,目前該公司已投資4000萬美元。日本Kobe鋼鐵公司與印度尼西亞奧特明(P.T.Arutmin)公司簽署開發位于加里曼丹南部阿薩姆(Asam-Asam)地下煤礦的協議,計劃投資6800萬美元,生產的煤炭主要用于出口日本市場,預計2009年中期可投產。
銅 印度尼西亞為世界重要的銅生產國,2006年礦山銅產量為81.66萬 t,比2005年下降23.3%,居智利、美國、秘魯之后位居世界第四位。精煉銅產量為21.76萬t,比2005年下降17.2%,居世界第二十位。
加拿大亞洲金礦公司與P.T.Harita Multi Karya礦業公司簽署了聯合開發馬魯吉群島卡普圖山(Kaputusan)斑巖銅金礦的協議,該銅礦分兩個區塊,面積25771 m2,加拿大亞洲金礦公司擁有85%的權益,該公司通告了在北部400 m和南部150 m分別取樣的結果,礦化帶南北長1.8 km。
鋁 2006年印度尼西亞精煉鋁產量為 25.03萬 t,居世界第十二位。安塔姆(P.T.Antam Tbk)公司計劃投資2.5億美元在賓坦(Bintan)島建造第二座鋁廠,年產能力60萬t,預計2007年開始建造,2009年可投產。
金 2006年印度尼西亞金產量為79.6 t,比2005年下降42.6%,居世界第九位。
鎳 2006年鎳礦山產量為15.72萬t,比2005年增長0.6%,居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之后位居世界第四位。精煉鎳產量為1.45萬t,比2005年增長98.6%,居世界第十八位。
英國力拓公司計劃投資10億美元開發蘇拉威西島的鎳礦,預計年產鎳4.6萬t,雇傭工人5000人。法國埃赫曼(Eramet SA)公司計劃投資15億美元開發馬魯吉省北部哈馬黑拉群島的鎳礦項目。
錫 2006年錫礦山產量為11.75萬t,比2005年下降2.1%,2006年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錫生國,精煉產量為7.74萬t,比2005年下降0.8%,居世界第二位。
印度尼西亞主要礦產品產量見表2。
表2 印度尼西亞主要礦產品產量
資料來源:①World Metal Statistics,February 2008;②USGS The Mineral Yearbook,2006;③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 2007。
2006年印度尼西亞能源消費量為11430萬t油當量,為亞太地區第六大能源消費國。印度尼西亞的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分別占42.6%和31.1%,其次為煤炭占24.2%。2006年印度尼西亞石油消費量為4870萬t,由于石油產量下降,自2004年印度尼西亞已成為石油凈進口國(圖1)。印度尼西亞天然氣消費量為396億m3。其他主要礦產品消費見表3。
圖1 印度尼西亞石油產量和消費量變化
表3 印度尼西亞主要礦產品消費量
資料來源:①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7;②World Metal Statistics,February 2008。
三、礦產品貿易
印度尼西亞為世界重要的礦產品出口國,2006年印度尼西亞煤炭、銅、天然氣、鎳和錫等資源性產品出口大幅度增長。2006年印度尼西亞貿易出口總值1010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14.4%;主要出口商品為石油、天然氣、煤炭、銅、錫、鎳、電力設備、橡膠等,其中礦產品占15.7%,石油和天然氣占21.2%。主要貿易出口國或地區為日本、新加坡、美國、中國、韓國和中國臺灣。貿易進口總值 610億美元,比 2005年增長9.1%;其中石油產品占77%,主要貿易進口國為新加坡、中國、日本、韓國和馬來西亞。
印度尼西亞為亞洲重要的石油出口國,2006年石油出口收入為153.3億美元,占其出口總收入的15.6%。2006年石油出口量為52.7萬桶/日,其中原油出口量為30.13萬桶/日,主要出口到亞太地區的日本為10.97萬桶/日,占原油出口量的36.4%,韓國為6.21萬桶/日,占原油出口量的20.6%,澳大利亞為5.04萬桶/日,占原油出口量的16.7%,美國為1.57萬桶/日,占原油出口量的5.2%。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第二大LNG出口國,2006年LNG出口量為295.7億m3,占世界LNG總出口量的14.0%,主要出口到日本(186.0億m3)、韓國(67.2億m3)和中國臺灣(42.5億m3)。
印度尼西亞為世界重要的煤炭出口國,僅次于澳大利亞,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國,煤炭產量的70%用于出口,2006年出口量為1.62億t,比2005年增長28.6%,主要出口到中國香港、日本、朝鮮和中國臺灣。
印度尼西亞為世界重要的銅礦出口國,僅次于智利,為世界第二大銅出口國,2006年出口量為58.27萬t,占其礦山產量的71.4%,主要出口到日本、西班牙、韓國和印度。精煉銅出口量為11.09萬t,比2005年下降60.4%,居世界第十七位。精煉銅進口量為1.77萬t。
2006年印度尼西亞鎳礦石和精礦出口量為439.41萬 t(毛重),主要出口到日本(206.75萬t)、烏克蘭(72.62萬t)和澳大利亞(70.79萬t)。
2006年印度尼西亞精煉錫出口量為11.29萬t,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主要出口到新加坡(8.25萬t)、英國(1.33萬t)、馬來西亞(0.42萬t)、美國(0.08萬t)及其他國家(1.22萬t)。
2006年印度尼西亞鋁進口量為18.61萬t,出口量為15.61萬t。
2006年印度尼西亞鋅錠進口量為7.42萬t。
四、礦業政策
印度尼西亞憲法規定礦產資源歸國家所有,鼓勵國內和外國公司投資礦業。為吸引外國投資發展本國經濟,印度尼西亞政府早在1967年就制定了外國印度尼西亞投資法,并不斷改善投資環境,鼓勵外國投資,并進一步簡化手續,降低關稅,外資對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投資協調委員會(簡稱BKPM)為非官方組織,負責投資主管。由總統并直接對總統負責,委員會設主席一人,同時兼任投資部長。BKPM的職能是協助總統制定投資政策,辦理投資批準許可,監督實施投資項目。外資公司可以單獨投資的方式成立,即外方可擁有100%的股權。要求在15年的商業經營期限內,公司可通過直接銷售或通過國內證券交易所非直接方式,把部分股權轉讓給印度尼西亞的個人或法人。通常而言至少轉讓5%給印度尼西亞方。同時規定外資企業自建立起,準予30年的經營期限,若在此期間增加了投資額(擴大投資項目),對于所擴大的項目另行準予30年的經營期。對印度尼西亞規定外資可進入領域方面,在1967年的外資法中規定比較簡單,只是規定了禁止外資占全部股份的領域(主要是國計民生領域):港口、公用電力、海運、電訊、航空、飲用水、公共鐵路、原子能開發和大眾傳媒。同時規定,采礦業領域需要和政府合作。印度尼西亞政府在1995年第31號總統令中對限制和禁止投資的行業目錄作了補充和修訂,其后,2000年又進一步作了修正和完善。2007年3月印度尼西亞國會通過政府擬訂的新《投資法》,該法規定除國防、軍火等領域外,內外資享有同等權益,并規定了投資企業享受的優惠政策和便利服務等內容。
2007年印度尼西亞政府又頒布2007年1號條例,規定15類行業的投資和增資企業將獲得減稅及分期支付所得稅的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減為全部投資額的30%,并可分5年付清;外國投資企業紅利所得稅則減為10%,15類行業為食品、紡織品與成衣、造紙與紙漿、化學工業原料、化學藥品、樹膠、陶瓷、鋼鐵材料金屬、非鐵材料金屬、機械及其配備工業、電動機和發電機、電器和遙控儀器、陸路運輸工、船舶及造船業,該條例2007年1月1日起生效。2007年11月印度尼西亞政府頒布有關工業發展的總統決定書,給予32種工業免稅或減稅優惠,以此促進其發展,獲得稅務優惠的32種工業概括為五大類,其中第一大類是工廠生產類,具體包括鐵礦開采和鋼鐵工業、水泥工業、化工產品業和瓷磚工業等基礎原料工業。
為了促進石油工業的發展,印度尼西亞1960制定出臺了石油和天然氣工業法,并在不同時期頒布了不同的石油法令,從租讓合同到工作合同又到產量分成合同制和聯合經營產量分成合同制,目前主要采用產量分成合同形式,主要內容:印度尼西亞對石油資源擁有所有權;外國石油公司承擔從勘探、開采到經營的全部費用,并承擔一切風險;勘探期限為6年,可申請兩次延期,每次2年。近年來印度尼西亞原油產量不斷下降,目前為95萬桶/日,比2001年的130萬桶/日減少35萬桶/日,為鼓勵在邊際地區投資,增加油氣開采,2007年11月印度尼西亞政府擬向在深海和邊疆地區油氣區塊進行開發開采的公司提供更優惠的產品分配方案,這些公司將得到49%的產量,印度尼西亞政府得51%,而目前的分配是油、氣開采公司分別得15%和30%,同時政府也將修改產品分配方案中有關補償營運費用的規定。
為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2007年印度尼西亞財政部和內政部的聯合工作小組已經廢除了1276項阻礙投資的地方條例,其中省政府簽發的135條,市政府簽發的231條,縣政府簽發的910條。
2008年4月15日印度尼西亞國會正在審議的新《礦產法》對擁有礦業特別許可證和開采許可證的礦場,將根據開采的礦產品限定采礦面積,如:
(1)黃金、錫:勘探期間面積限制為10萬hm2;開采期間面積限制為2.5萬hm2;
(2)鉆石、寶石:勘探期間面積限制為2.5萬hm2;開采期間面積限制為5000 hm2;
(3)煤:勘探期間面積限制為5萬hm2;開采期間面積限制為1.5萬hm2。
對于持礦業代理委托書的礦業公司,則根據其為個人經營、團體經營還是合作經營,面積分別限定為1 hm2、5 hm2、10 hm2。
五、展望
印度尼西亞以初級礦產品出口為主,為增加礦產品出口收入,防止錫降價,印度尼西亞能源礦產部官員表示,自2008年起印度尼西亞中央政府將限定每個省份的錫錠出口額,其中產錫大省邦加勿里洞省的出口限額為9萬t。目前印度尼西亞國內煤炭需求超過4000萬t,預計2015年將達到3億t,為了保證國內市場需求,印度尼西亞政府將從2010年開始限制煤炭出口,每年出口限額1.5億t,目前印度尼西亞每年的煤炭出口為1.45億t。
1950年4月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建交,1967年10月斷交,1990年8月恢復外交關系。近年來中國和印度尼西亞貿易發展較快,印度尼西亞已成為我國在東盟的第五大貿易伙伴,2006年實現雙邊貿易額190億美元。
中國深圳中金嶺南有色金屬公司與印度尼西亞多種金屬公司所組成的棠果公司已對當地的先驅鋅礦公司正式提交有條件收購要約。該要約表明,棠果公司愿意以每股2.5 澳元,總金額約合4.48億美元的資金收購先驅鋅礦公司已發行的全部2.02億股股份。
先驅鋅礦公司是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礦產資源勘探和開發企業,主要是在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從事金屬和金礦的勘探、開發及投資。2007年度該公司銷售收入631萬澳元,凈虧損為123萬澳元。
主要參考文獻
[1]Chin S Kuo.The Mineral Industry of Indonesia,USGS.Mineral Yearbook,2006
[2]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London,June 2007
[3]Oil,gas reserves inch up,production steady in 2007.Oil&Gas Journal,Dec.24,2007
[4]06 Charts Some Remarkable Finds..Http://
[5]Indonesia Country Analysis Brief,January 2007.
印尼青山pmki是那個項目
印尼青山pmki是礦業項目。印尼WedaBay工業園區(IWIP)由永青集團和法國埃赫曼集團合作共同開發,項目位于印度尼西亞馬魯古省北馬魯古縣哈馬黑拉島,距位于Morowali的印尼青山園區740KM,擁有世界級的鎳礦資源(930萬噸)。
廣西埃赫曼康密勞化工有限公司組織結構
埃赫曼集團是法國一家以礦山資源為背景的冶金工業集團,專注于高附加值業務領域。目前是世界錳、鎳、高效能特殊鋼及合金鋼行業翹楚。埃赫曼集團是全球錳系化工產品最大的生產商,同時還是世界第二大高品位錳礦生產商,在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都有自己的生產基地。
長期以來,法國埃赫曼集團與我區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旗下的康密勞遠東發展有限公司(香港)目前在廣西投資有全資的桂林康密勞鐵合金有限公司和控股的廣西康密勞鐵合金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現正在崇左市建設其在中國的首個獨資電解二氧化錳生產企業—廣西埃赫曼康密勞化工有限公司。
本項目生產規模為年產2萬噸電解二氧化錳(EMD),將依據市場需求擴展至年產4萬噸規模。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化工廠,廠房建設包括還原焙燒車間、浸出精制車間、電解車間、后處理車間、鍋爐房、公用廠房、變電站、污水處理、原料堆場、成品庫房、及辦公化驗等設施,以及設備和各種管道安裝。
投產后產品主要為頂級標準的無汞堿性電解二氧化錳。我公司產品的目標市場主要面向國內外各大堿性電池生產商,如勁量,金霸王,東芝,雙鹿,南孚等。
全廠總定員356人,其中:行政人員16人,技術管理20人,生產技術人員29人,生產工人291人,勞動力來源由公司向社會招聘解決。
本項目總投資及注冊資本為2500萬美元,由康密勞遠東發展有限公司獨資建設,以現匯方式出資,全部為自有資金,無銀行貸款。
在上海的法資企業總部有哪些?(非代表處)
法國圣戈班,法國阿爾斯通,法國液化空氣集團,法國歐尚超市,家樂福超市,法國阿海琺,法國勞爾公司,法國芳香世家(上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法國施耐德,法國埃赫曼鎳業集團中國公司,法國阿爾卡特,米其林,迪卡儂,法國亞義賽公司,法國雅都涂料,法國布依格集團,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法國商業信貸銀行,法國里昂信貸銀行,丹沙中福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埃爾夫阿托化學,法馬通,法國羅格朗公司,諾頓磨料磨具(上海)有限公司,羅地亞有機硅(上海)有限公司,羅納普朗克(中國)有限公司 上海分公司,索迪斯中國,法國道達爾公司,法雷奧,
由特斯拉展開,新能源電池的前景和機會
最近工作繁忙,我早已在2/3號復工,因為外盤是不休息的,然后咱們國內無論是證券還是期貨都是2/3號正式開盤。
所以最近這段時間,無論是投資方面,還是我熱愛的汽車行業方面,我依舊保持著120%的關注度,我現在是作為一個汽車制造行業的旁觀者和戰略投資者,還略帶有一點媒體人的屬性,去看由于這次的新冠疫情,汽車制造業會受到一個什么程度的影響。
我可以先把結論告訴你,因為我后面要把我自己投資戰略團隊的研究結果,分享給大家。
結論是,汽車行業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打擊,并且這次的疫情影響,會把汽車行業(無論是制造端還是后市場端)的腳步拖累到今年9月份左右,樂觀估計9月才能好過一點,汽車好賣一點,但并不能說完全恢復。因為疫情不僅僅將國內生產鏈重創了一遍,新冠在全世界都已經流行開,甚至可以說我們即將EOP,而國外即將SOP的狀態。
所有有關于汽車市場的商品原材料:熱卷、冷卷、橡膠、塑料、玻璃等等,都會遭到全所未有的價格打壓。
所有有關于汽車類的股票,無論內盤還是外盤,都不建議看多,在今年9月前保持看空邏輯。
其實有很多人都反駁我說,汽車行業會馬上有報復性的反彈,我說會有,但不是馬上,最早在9月份可能會迎來汽車消費的反彈,還是謹慎樂觀的預測。
你們要知道從宏觀經濟角度,這個市場并不是只有單單你汽車這一個商品,國民的總生產力,總消費力,在這失去的兩個月里是不能彌補的,在這失去的兩個月,產業鏈經歷了一次大逃殺,傷的到處都是缺口,一些資金鏈斷裂的公司就直接倒閉,根本連報復性反彈的時間都撐不到,宏觀經濟就像一列火車,時間節點的連續性導致了你坐過了站是補不了票的,要補也可以,你需要花更大的代價(幾倍甚至十幾倍)去挽救。就像央行最近的一波大放水,終于把低開8%的股市給救了回來,那然后呢?剩下我不多說了,因為散戶(韭菜)都跟我說中國經濟恢復了,牛市已經到了,呵呵。
好了,下面說下機會,目的就是讓看明白的朋友們,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在這段經濟修復期里把握住汽車行業真正的核心要點,可以做投資參考。
下面我把我的公司宏觀策略團隊的新能源研報,其中幾處(當然不能全部貼出來)貼出來。文風可能不是我的文風,都是我員工的調研結果:
新能源電池原材料的前景和機會——鎳
一、中國對世界電動汽車未來起著重大作用,在特斯拉首先國產化的帶領下,幾乎所有這些歐美電動汽車公司生產汽車時都必須通過中國,中國有一條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這是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所不具備的。
正如2018年的油價報告所述,“中國通過幾乎壟斷的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從而間接控制了電動汽車市場”。兩年前,《石油價格》雜志(Oilprice)曾寫道:“歐洲汽車生產可能很快將大量轉移到中國,歐洲市場應該開始為此感到不安了。”“這將對該地區產生重大影響。長期以來,大眾(Volkswagen)、寶馬(BMW)、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和雷諾(Renault)等公司一直是該地區的經濟支柱。”
當時,全球鋰離子電池供應的三分之二源自中國。鋰離子電池是標準電動汽車最常用的電池。“此外,這些電池極具價值,占汽車價值的40%,著實令人震驚。就目前情況來看,歐洲在鋰離子電池生產方面遠遠無法與中國匹敵。事實上,目前整個非洲大陸估計只占有1%的市場份額。”“對歐洲汽車公司而言,將電動汽車的生產轉移到中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即是說,在本周報道表示,為了讓Elon?Musk兌現他的承諾使電動汽車提供負擔得起的和可以實現的大眾市場和普通消費者,將需要中國參與其中,這應該不足為奇。問題再次歸結到電池上。然而,這次的問題不是鋰,而是鈷。
據路透社報道,“電動汽車制造商通常在乘用車上使用鎳鈷鋁電池(NCA)或鎳錳鈷電池(NMC),因為它們的能量密度更高,這對決定電動汽車一次充電能行駛多遠至關重要。”然而,鈷是電動汽車電池如此昂貴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汽車價值的40%。
特斯拉已經將它們的大部分生產轉移到了中國,正是在該公司的一家中國工廠,它們正在逐步擺脫對鈷的依賴。路透社(Reuters)本周報道稱,“特斯拉在其中國工廠生產的汽車中使用不含鈷的CATL電池的談判已進入后期階段。鈷是電動汽車電池中最昂貴的金屬之一。”相反,該廠將采用磷酸鐵鋰(LFP)電池,這將“比現有電池便宜‘兩位數’”。
特斯拉股價
未來的機會,并不在昂貴的鈷,而在鎳,所有的汽車電池原材料都離不開鎳,甚至未來絕大多數電池制造商在制造電池時會提高鎳的用量,降低鈷的用量。
二、鎳同鉑、鈀一樣,鈍化時能吸大量的氫,粒度越小,吸收量越大!鎳的重要鹽類為硫酸鎳和氯化鎳。與鐵、鈷相似,在常溫下對水和空氣都較穩定,能抗堿性腐蝕,故實驗室中可以用鎳坩堝熔融堿性物質。鎳可溶于稀酸中,和鐵不同是,鈷和鎳與濃硝酸激烈反應,與稀硝酸反應較慢。
國內知名企業:中金嶺南、太鋼不銹、中國鎳資源、貴研鉑業、格林美、科力遠、金川集團、新疆有色金屬工業(集團)阜康冶煉廠、新疆新鑫、江鋰科技、罕王集團等。
國外知名企業:俄羅斯的諾里爾斯克鎳業公司(MMCNorilskNickel)、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ValeSA)、英國的斯特拉塔公司(XstrataPlc)、英美資源公司(AngloAmericanPlc)、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集團(BHPBillitonLtd)、澳大利亞米納拉資源公司(MinaraResourcesLtd.)、日本的住友金屬礦山(SumitomoMetalMiningCo.)、法國的埃赫曼集團(ErametSA)、加拿大的謝里特國際公司(SherrittInternationalCorp)
三、鎳具有很好的可塑性、耐腐蝕性以及磁性等性能!因此主要被用于鋼鐵、鎳基合金、電鍍及電池等領域,廣泛用于飛機、雷達等各種軍工制造業,民用機械制造業和電鍍工業等。
具體的用途包括:
1、由于鎳具有較好的耐腐蝕,耐高溫,防銹等性能!因此被廣泛應用到不銹鋼和合金鋼等鋼鐵領域。在不銹鋼應用中鎳的消耗量最大,含鎳的不銹鋼既能抵抗大氣、蒸汽和水的腐蝕,又能耐酸、堿、鹽的腐蝕。
2、鎳的參與能夠提高合金剛的強度,保持其良好的塑性和韌性。含鎳合金鋼主要應用于制造化工生產上的耐酸塔、醫療器械,日常用品及用于改造橋梁、修造軍艦等機械制造、交通運輸和軍事工業等。
3、用于電鍍,在鋼材及其他金屬材料的基體上覆蓋一層耐用、耐腐蝕的表面層,其防腐性比鍍鋅層高。電鍍鎳的加工量僅次于電鍍鋅而居第二位,其消耗量占到鎳總產量的10%左右。
4、用作化學電源,制作鎳氫電池、鎳鎘電池的原料。世界上鎳氫電池主要由中國和日本企業生產,占全球產量95%以上,其中70%以上在中國生產,中國鎳氫電池企業主要包括超霸、豪鵬、比亞迪、環宇、科力遠、力可興、三普、迪生、三捷、量能、格瑞普等。日本企業松下、湯淺、三洋已將小型鎳氫電池生產轉移到中國。HEV用大型鎳氫電池主要在日本生產,生產企業主要為Primearth電動車能源公司(PEVE)和三洋電機,由于松下和三洋合并,而松下的湖南工廠賣給了中國科力遠。因此,大型鎳氫電池已主要由松下生產。
5、鎳復合材料可用于石油化工的氫化和合成甲烷時的催化劑,其優點是不易被H2S、S02所毒化。鎳的化合物可制作顏料和染料。鎳還能制成鎳鐵素體和鎳鋅鐵素等新型陶瓷,做變壓器的鐵心和無線電的天線等。極細的鎳粉,在化學工業上常用作催化劑。鎳具有磁性,能被磁鐵吸引。而用鋁、鈷與鎳制成的合金,可以用它來制造電磁起重機。
四、鎳是電池的基本成分,其中包括安裝在手機、筆記本電腦和混合動力汽車上面的電池。基于市場對于長期電池市場的樂觀前景,目前眾多大型礦企已加入到資源競爭的行列中去。
必和必拓(BHP)繼續保留旗下位于澳大利亞西部的Nickel?West鎳礦項目,認為Nickel?West顯示出潛在的高回報性。嘉能可(Glencore)也在進行鎳礦開采,并由此來生產金屬副產品。印尼作為鎳礦大國,已經成為許多礦企關注的焦點。去年印尼的鎳產量居世界首位。Pacific?Rim?Cobalt?Corporation目前在印尼進行勘探項目,積極開發印尼的鎳礦資源。印尼和中國相隔不遠,而目前隨著中國在電動汽車市場占據主導地位,鄰國們都急于為中國電動車行業提供必要的原料,印尼自然不愿放過這個機會。其實印尼的目標已不僅僅是成為一個資源基地。印尼工業部長Airlangga?Hartarto就提出要把印尼建成一個地區性的制造業強國,把本國的原材料轉化為消費品。此舉或將為已經開始開辟印尼市場的礦企提供機會。
自從2019年鎳礦被內外盤資金大力炒作了一番后,后進入了一個價值合理區間,并且我認為價格并不是很高,往下的空間并不大。
根據我自己團隊的商品和行業宏觀研報的一些素材,我可以給出一個買入鎳(滬鎳合約、倫敦LME鎳合約)商品進行中長線投資的一個觀點,在這之后的幾個月恢復期,新能源汽車將會爆發出第二春,并且在之后的汽車發展中占據主要地位。
倫敦LME鎳指數
最后,送給最近正在遭受疫情煎熬的各行各業的朋友們幾句話:
可能你的自身經濟正在遭受嚴重威脅,可能你在這場疫情中已經一無所有,但是請在絕境中找到適合自己反彈的方向,尼采有句名言:“殺不死我的,只會讓我更堅強。”正如我們人體骨骼會在負重和壓力下越發堅強,這就是一種“反脆弱”!如何在這場黑天鵝中生存下去,在寒冬中發現春的痕跡,可以參考以上建議和觀點。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據說羅斯柴爾德家族可以控制整個世界是真的嗎?
現在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已經今非昔比,當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和羅斯柴爾德家族有關的公司很多,但是由于這個神秘家族數百年來謹慎的傳統,你大約不會知道他們真正的根有多深。
其實道理很簡單,羅斯查爾德從開始就是替宮廷理財的。創始人邁爾阿姆謝爾羅斯柴爾德,本來就是在德國法蘭克福(當時德國還是城邦)。有很多猶太人宮廷理財師,但是大多數猶太人宮廷理財之后,都會以各種名義沒收財產,可以說很難有猶太人替宮廷理財,還成功留下錢的。于是就想了個辦法,邁爾將自己的五個兒子送去了歐洲五個中心城市,倫敦、巴黎、維也納、法蘭克福、那不勒斯。他們通過股票和債券的方式來進行投資,從而藏匿了資產,如果國王要查抄,那么沒有黃金,只有一堆權力證書。所以在當時,他們很好的保護了家族財產。同時,這種模式使得他們一定會和歐洲皇室藕斷絲連,而掌握了大量內部信息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不得不繼續低調。
最成功的是五個家族里面英國內森這一只。內森為英國皇室融資,當時的英國正是工業革命和稱霸世界的時期。在對拿破侖作戰的時候,羅斯柴爾德家族英國分支一己之力籌集980萬英鎊(平價計算,101億美元)給英國的威靈頓公爵打拿破侖。英國利用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歐陸的分支,運送黃金,傳遞情報。由于率先得到了拿破侖滑鐵盧打敗的消息,內森高價收購英國國債,并在以此國債沖高之后獲利40%。
羅斯柴爾德各分支都活躍在國際政治和軍事舞臺,比如蘇伊士運河,比如日俄戰爭,比如巴西獨立。在深度參與這些國際事件當中,其一直深居背后。當然在一戰其損失慘重,二戰納粹沒收了其奧地利工廠,東歐蘇聯占領區又在戰后剝奪了其產業。而在進軍美國這個事情上面,羅斯柴爾德家族由于家族成員過于松散,不能達成一致,最后出資幫助了花旗和摩根這些財團,卻沒有真正獲得在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優勢。而回過頭,德意志銀行等歐洲幾大行開始利用這些空隙,逐漸侵占原來有羅斯柴爾德家族占據的市場。
最終,由于羅斯柴爾德家族主要業務是運送貴金屬,當金本位結束,其家族優勢也就是喪失了。
RSA保險公司。太陽聯合保險公司
英國北方鐵路公司。當年英國鐵路的主要承建者。
力拓集團。全球礦業巨頭。
法國埃赫曼集團。礦產商。
Imerys集團。礦物基工業特種產品
戴爾比斯。鉆石商(就是那個鉆石廣告的締造者,鉆石業的扛把子。)
你可以看到,大多數傳承下來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企業,都是金融和資源類,源自于其主業本來就是運送貴金屬。在羅斯柴爾德家族中,由于巨大財富,后代拼搏和野心逐步減弱,開始拘泥于這些容易保留的產業。所以,現階段,羅斯柴爾德家族,已經是過去式了。
羅斯柴爾德家族是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家族成員全部為純正猶太人。該家族金融勢力的龐大,足以被稱作世界第一大家族,他們也曾真正擁有控制世界能力的可能。但要說他們能控制整個世界,顯然有些夸張了。據Paris Orlans(羅斯柴爾德集團母公司)2010至2011年年報數據,羅斯柴爾德家族總資產為86.2億歐元。該數據,與《貨幣戰爭》中所估計的30萬億美元,存在巨大差異。
很多人都認為羅斯柴爾德家族靠的是金融業,維持著對世界經濟命脈的掌控,這是大錯特錯的!試想一下,全世界有幾個國家遵守信用?拿了他的錢,不還賬他又能怎樣?真正掌控局面的,還是吃到肚里的東西!也就是農業和醫藥,這兩個產業都是讓人活命的家伙。很不幸的是,這些都被羅斯柴爾德家族把握了。
說到底,羅斯柴爾德家族是一個依靠私有銀行和投資的富有家族,但是,就算他們實力最強盛的時候,也不可能控制一個國家,更何況控制全世界。而羅斯柴爾德之所以得到今時今日神話一樣的地位,主要原因還是歸功于那部地攤文學。當然,很多人都覺得那是一部堪比《大癲狂》的經濟學圣經,是一部能夠與《槍炮,細菌與鋼鐵》一樣,對人類經濟進行最根本還原的史詩級作品。
現在的家庭成員都是銀行家,和我們所知道的一般的銀行家并沒有什么特別大的區別。現在的家族營業額一年不到300以美元,利潤不到30億美元,這樣的利潤對于普通人來說確實很大,但是相比其他歐洲的大銀行來說還沒有人家一個零頭多。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把羅斯柴爾德家族想象的太過于強大了,現在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已經不復當年的輝煌了。不過,看他們的創業故事對于現在的創業者來講也是一個很好的借鑒。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羅斯柴爾德家族曾經確實很有錢,這不假,但遠沒達到可以控制世界的地步。而現在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更是沒落了,恐怕還沒有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多。
羅斯柴爾德家族發展到今天,財富已經非常分散,家族只存在于口頭上的,家族成員大多互相不認識,也沒有財務往來。
甚至嚴格意義上來講,羅斯柴爾德家族并不存在,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家族繁衍開枝散葉,分布在歐美多個國家。他們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說著不同的語言,非要歸到一個遙遠的家族里,過于牽強了。
這就像孔子家族發展到現在,實際上松散的不能再松散了,意義不大。
據傳說,英國有兩個羅斯柴爾德家族后人,男爵爵位,依然干家族的老本行銀行業,他們有幾百億美元。這只是傳說,沒有經過嚴格的財富核算。估計也僅僅是傳說吧。
比較可信的是福布斯富豪榜,有個羅斯柴爾德家族后人叫本杰明羅斯柴爾德,他的財富有15億美元左右。但他的財富跟家族一點關系都沒有,他是因為持有大量facebook股份而發家致富的。
羅斯柴爾德家族是否控制了整個世界?這點沒辦法確認,即使能夠控制,也只是控制西方金融體系,也不能控制東亞地區。但是我們可以觀察金融市場,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的現象,其實不只是金融市場,包括大宗商品。從這些現象可以推理出西方金融市場并非完全自然的市場。
市場不是自然現象,是人發生行為的地方,人不是自然的,人是有意識的,因此市場是人主導的,巴菲特就是看穿了這種行為,能夠適應并生存下來。
金融市場的金融危機,隔幾年就會有一輪,有人會認為,這是自然的市場規律,然而,市場是人參與的,短期市場行為,也會受到媒體的影響,最簡單的證明就是,大佬一句話,地產龍頭暴漲200億元,放大到西方金融市場,通過媒體影響金融市場,那是輕而易舉的事。這么說,是為了表示西方金融市場的興衰,是人為的,是人為制造的興衰,并且是主動控制的人為,體現的是一部分人的意志。那么這部分人是不是羅斯柴爾德家族?沒辦法推理。但是從現象推理事情發生的因果還是有一定的道理,也就是通過金融市場的興衰推理是人主導的興衰。
另外一個證明,大家可以看到,資源類物資,如能源、礦產,這些價格會出現巨大的波動,比如鐵礦石,可以從每噸40美元漲到100美元,石油價格可以從每桶50美元漲到140美元,又可以從高位下來,如此循環,那些主導這種價格變動的人,他們可以從中獲利。我是堅定認為這些價格變動并非自然現象,堅信是由一部人主導。資源是經濟活動的源頭,主導這些源頭價格變動,其他價格變動也就掌握了。是不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無法證明。
全世界的糧食,不會出現巨幅變動,為何?因為如果西方通過金融市場使糧食價格變動巨大,結果是危險的,會直接影響一些人最基本的生存。因此,他們不會去主導糧食價格,而其他不是維持生命的物資,則可以翻江倒海鼓搗價格。是不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同樣無法證明。為什么糧食價格穩定?礦石價格就不穩定呢?值得深思。經濟學的供需規律,沒有真正解釋金融危機,只不過是模糊解釋,沒有幾何證明題那種環環相扣的推理,因此也未必可信。
這不是迷信,這是對一些被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的一種反思。
以色列就是他們家建立的,以色列控制美聯儲,美聯儲控制美國,美國控制全球。剩下的你自己腦補
首先要肯定的是,老羅家很有錢,有多少誰也說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作為一個古老的有影響力的家族,一定的資金實力是必須的。其次看這個問題的都是屁民,就是老羅家想控制誰,也輪不到看這條提問的,因此大家只能猜測。至于他們家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本身就有缺陷,也許老羅家能左右美國總統的選舉,但不一定非要置某人于死地,是美國總統影響大呢?還是某關鍵人物影響大?不好說。
很榮幸能夠看到這個問題,也很高興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與想法,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于這個問題。
在下面優質內容我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和快樂,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為什么羅斯柴爾德家族要低調和神秘?
其實道理很簡單,羅斯查爾德從開始就是替宮廷理財的。創始人邁爾阿姆謝爾羅斯柴爾德,本來就是在德國法蘭克福(當時德國還是城邦)。有很多猶太人宮廷理財師,但是大多數猶太人宮廷理財之后,都會以各種名義沒收財產,可以說很難有猶太人替宮廷理財,還成功留下錢的。于是就想了個辦法,邁爾將自己的五個兒子送去了歐洲五個中心城市,倫敦、巴黎、維也納、法蘭克福、那不勒斯。他們通過股票和債券的方式來進行投資,從而藏匿了資產,如果國王要查抄,那么沒有黃金,只有一堆權力證書。所以在當時,他們很好的保護了家族財產。同時,這種模式使得他們一定會和歐洲皇室藕斷絲連,而掌握了大量內部信息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不得不繼續低調。
羅斯柴爾德家族鼎盛二三事:
最成功的是五個家族里面英國內森這一只。內森為英國皇室融資,當時的英國正是工業革命和稱霸世界的時期。在對拿破侖作戰的時候,羅斯柴爾德家族英國分支一己之力籌集980萬英鎊(平價計算,101億美元)給英國的威靈頓公爵打拿破侖。
英國利用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歐陸的分支,運送黃金,傳遞情報。由于率先得到了拿破侖滑鐵盧打敗的消息,內森高價收購英國國債,并在以此國債沖高之后獲利40%。
羅斯柴爾德各分支都活躍在國際政治和軍事舞臺,比如蘇伊士運河,比如日俄戰爭,比如巴西獨立。在深度參與這些國際事件當中,其一直深居背后。當然在一戰其損失慘重,二戰納粹沒收了其奧地利工廠,東歐蘇聯占領區又在戰后剝奪了其產業。
關于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于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都是我個人的想法與觀點,在這里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于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于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走進這話題。
我在這里,發自內心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擁有好身體,同時也祝大家在自媒體行業有一個好的發展,謝謝。
最后歡迎大家關于這個問題暢所欲言,有喜歡我的記得關注下哦,每天為大家分享與解答我的想法與見解哦。
那么問題來了,和珅的全部財富拿出來投資,能不能控制當時的時代?
收藏
首先,羅斯柴爾德根本沒有控制過世界,也未曾控制過一個國家
其次,羅斯柴爾德的經濟實力不足以控制一個世界,也不足以控制一個國家
不能。首先,羅斯柴爾德根本沒有控制過世界,也未曾控制過一個國家
其次,羅斯柴爾德的經濟實力不足以控制一個國家,也不足以控制世界。
法國埃赫曼公司簡介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