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合金 純鋁壓鑄和鋁壓鑄的區別「今日回答」
鋁合金 純鋁壓鑄和鋁壓鑄的區別

現在用壓鑄合金材料進行壓鑄鑄造,這工藝以及非常成熟,廣泛了,但在6系和純鋁壓鑄方面卻鮮有大面積的推廣,和批量的生產,這工藝只在技術先進,人員完善的規范的公司進行,純鋁壓鑄并非難做,如今在應用在各種散熱片上和特定需求處,各位一定會認為壓鑄生產過程中很容易粘模。現在本廠有幾點經驗和大家探討:
要進行純鋁壓鑄,先要區別純鋁和壓鑄鋁材料特性之間的區別:
純鋁及鋁合金特性概述 一 純鋁
密度:鋁是一種很輕的金屬,密度為 2.72 克 / 厘米 3 ,約為純銅的 1/3 。
導電導熱性:鋁的導熱及導電性能好,當鋁的截面和長度與銅相同時,鋁的導電能力約為銅 的 61 %,如果鋁與銅的重量相同而截面不同 (長度相等)則鋁的導電能力為銅的200%。
化學特性:抗大氣腐朽性能好,因為其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鋁膜,能阻止內部金屬的進一 步氧化,鋁與濃硝酸、有機酸及食品基本不起反應。
鋁呈面心立方結構,工業用純鋁塑性極高 ( =80%), 很容易承受各種成型工藝,但其強 度過低, b 約為 69Mpa, 故純鋁只能通過冷變形強化或合金化來提高其強度后,才可 以作為結構材料; 鋁是非磁性,無火花材料,且反射性能好,既能反射可見光,也能反射紫外線; 鋁中的雜質為硅和鐵,當雜質含量越高時,其導電性,抗腐蝕性及塑性越低;
二 . 鋁合金 如果在鋁中加入適量的某些合金元素, 再經過冷加工或者熱處理, 可以大幅度的改善某些特 性,鋁中最常用的合金元素為銅、鎂、硅、錳、鋅 , 這些元素有時單獨加入,有時配合加 入,除了上述元素外,有時還加入微量的鈦、硼、鉻等。
根據鋁合金的成分及生產工藝特點,可以分為鑄造鋁合金及形變鋁合金兩類。
形變鋁合金:這類鋁合金通常通過熱態或冷態的壓力加工,即經過軋制,擠壓等工序,制成 板材、管材、棒材以及各種型材使用,這類合金要求具有相當高的塑性,故合金含量較少。 鑄造鋁合金則是將液態金屬直接澆注在砂型中, 制成各種形狀復雜的零件, 對這類合金要 求具有良好的鑄造性, 即良好的流動性, 合金含量少時, 適宜做形變鋁合金, 合金含量多時, 做鑄造鋁合金。 鋁合金的彈性模量小,僅相當于鋼材的 1/3 ,即在相同的截面下,加以相同的載荷,鋁合 金的彈性變形是鋼的 3 倍,承受力不強,但抗震性能好。 鋁合金的硬度范圍 ( 包括退火和時效硬化狀態 ) 為 20~120HB 。最硬的鋁合金比鋼材還 軟。 鋁合金的抗拉強度極限為 90Mpa( 純鋁 ) 到 600Mpa( 超硬鋁 ) ,與鋼材相比差距較大。
鋁合金的熔點較低(一般在 600 ℃左右,鋼在 1450 ℃左右) 。
鋁合金在常溫及高溫下均具有優良的塑性, 可以采用擠壓法制成截面形狀極為復雜、 而且壁 薄、尺寸精度高的結構零件。 鋁合金除有適宜的機械性能之外,還具有優良的耐腐蝕,導熱導電及拋旋光性能。
從比較可以看出:純鋁的流動性差,導熱性能好,熔點高,抗氧化好。壓鑄鋁:流動性強,可塑性高,熔點低,表面處理容易。
因此針對這些特點從模具上必須改良,模具流道寬,進料平緩,流道前后模改成一致,進料入口加厚,最低3毫米.看產品情況再加大或加厚.進料流道必須順暢光滑.排氣入口同時也需要加厚,以免堵塞排氣.進料和排氣各入口與產品減少直面進料(粘料容易堵塞),模芯進行特殊抗粘模處理。
另外,在壓鑄操作上也要注意一下幾點:
1》離模劑的選用專業的純鋁合金脫模劑
2》鍋爐溫度應盡量保持在720
3》熔解爐內用坩堝應用石墨材資不易造成上下溫度差較大。
4》模具表面溫度不易低于220。
5》射出后冷卻時間不易太長,開模后頂出時間因在0.3S內。
6》模具進料口比鋁合金的都要厚。
7》流道和進料口對射出時流量越順暢越好。
8》噴霧應盡量產品自動噴霧,不然模面溫度不易保持穩定。
9》壓鑄機壓力要小
10》最好在大一級別的機器上生產。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