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青銅器和周朝的青銅器的區別是什么「1個回答」
1、西周青銅器從器形之間看,由于西周時期的青銅器制作方法同夏、商時期不一樣,有很大的變化,都是陶范制作,且一器一范,手工制作。
2、西周時期也是沒有完全相同的青銅器造型,如果有,肯定有一件是偽器,或二者皆偽。

3、從紋飾之間看,由于同夏、商時代一樣為陶范鑄成,一范一器,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紋飾或刻痕的青銅器。
4、從銅鐵合鑄上看,近年來的考古發現新材料證明,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中期,這類銅鐵合鑄器所使用的鐵都是隕鐵。
5、制作方法不同,商、周時期主要使用陶質塊范鑄造。
6、春秋時期出現了印模制范的方法,即先制出精致的“標準化”模具,然后按各種要求反復印制組合陶范。
7、春秋中期出現了失蠟鑄造法,即先用蠟制成器件模型,再用泥漿浸涂焙烤,使蠟質流失,形成泥范最后注入溶液。
8、失蠟鑄造法可以鑄造出極為細密精致的具有多層透雕裝飾的青銅器物。
9、用途不同,殷商以來,青銅器被大量用來祭祀祖先和鬼神。
10、西周青銅禮器被用來維護和體現等級制度,各級奴隸主必須使用和他們地位相稱的禮器,青銅禮器使用的數量和規模與奴隸主地位高低成正比。
11、鼎是禮器中的主要器物,西周時代出現的列鼎制度規定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地位較低的士用三鼎。
12、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中日常生活用器逐漸增多,禮器便失去了昔日的輝煌。
13、紋飾不同,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以高大厚重、古樸雄偉為特點,紋飾以饕餮、龍、鳳、云雷紋等為主。
14、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以幾何花紋為多,常有精美的日常生活場面、戰爭場面等圖案,逐漸取代了神秘、恐怖的內容。
擴展資料
1、焊接,對一件出土不完整的青銅器文物首先要焊接把青銅器拼接成一個完成的器物,焊接是傳統修復技術中的重要環節,是修復破碎青銅器和復原器形的主要手段。
2、需要根據青銅性質、殘破和腐蝕情況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即“大焊”和“小焊”。首先用矬子把焊口銼平,然后焊接是用電烙鐵將錫融化注入要修復青銅器上。
3、補配是傳統青銅器修復技術中復原殘缺部分的重要技術。
4、補配就是殘缺的青銅器不完整了,根據銅器種類、形狀、殘缺部位,打制補配和鑄造補配。
5、補配要根據青銅器的紋飾先拓下來,然后通過紋飾制作補配的器形,然后拼出一件完成的青銅器文物。
6、整形,埋藏于地下的青銅器由于墓穴崩塌、地層變化等原因造成擠壓變形,出現裂縫,出土后的青銅器往往需要整形。
7、青銅器整形的方法有錘打法、模壓法、鋸解法、加熱整形及其物理整形等。
8、文物腐蝕機理,要修復和保護好青銅器,必須對青銅器腐蝕的機理進行探討,以利于采取正確的、有效的保護措施。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青銅器

admi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