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銅套一般選用什么材質(鋁合金與鈦合金有什么區別)

博主:adminadmin 2022-11-03 20:24:08 條評論
摘要:今天給各位分享耐磨銅套一般選用什么材質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鋁合金與鈦合金有什么區別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

今天給各位分享耐磨銅套一般選用什么材質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鋁合金與鈦合金有什么區別

耐磨銅套一般選用什么材質(鋁合金與鈦合金有什么區別)

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1、耐磨銅套一般選用什么材質

2、鋁合金與鈦合金有什么區別

耐磨銅套一般選用什么材質

  銅套材質選擇和主要性能:,材質推薦,1、ZCuSn6Zn6Pb3,ZCuSn5Zn5Pb5,可以用來制造中等載荷和轉速下工作的襯套、齒輪、蝸輪等耐磨零件,2、ZCuSn10P1是典型的錫磷青銅,硬度和耐磨性都很高,可用于制造重荷載、高速度和較高溫度下工作,受強烈摩擦的零件,如連桿襯套、齒輪、蝸輪等,3、ZCuAl9Mn2,ZCuAl9Fe4,鋁青銅具有很高的強度,致密性高,化學性能穩定,常用于閥體,蝸輪,螺母,管配件等,4、ZCuZn25Al6Fe3Mn3 高強度鋁黃銅,在特殊黃銅中強度最高,具有高強度、高硬度、高耐磨性、適中的塑性和良好的耐蝕性。

  因而用于鑄造重型機械上高負荷的耐磨重量,5、ZCuSn10P1 硬度高,耐磨性極好,不易產生咬死現象,有較好的鑄造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在大氣和淡水中有良好的耐蝕性,可用于高負荷(20Mpa以下)和高滑動速度(8m/s)下工作的耐磨零件,如連桿、襯套、軸瓦、齒輪、蝸輪等,6、ZCuSn10Pb5 耐腐蝕,特別對稀硫酸、鹽酸和脂肪酸,結構材料,耐蝕、耐酸的配件以及破碎機襯套、軸瓦,7、ZCuPb10Sn10 潤滑性能,耐磨性能和耐蝕性能好,適合用作雙金屬鑄造材料,車輛用軸承,負荷峰值達100Mpa的內燃機雙金屬軸瓦,以及活塞銷套,磨擦片等,8、ZCuPb15Sn8 在缺乏潤滑劑和用水質潤滑劑條件下,滑動性和自潤滑性能好,易切削,鑄造性能差,對稀硫酸耐蝕性能好。

  表面壓力高,又有側壓力的軸承,可用來制造冷軋機的銅冷卻管,耐沖擊負荷達50Mpa的零件,內燃機的雙金屬軸瓦,主要用于最大負荷達70Mpa的活塞銷套,耐酸配件,9、ZCuZn38Mn2Pb2 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和耐蝕性,耐磨性較好,切削性能良好,一般用途的結構件,船舶、儀表等使用的外型簡單的的鑄件,如套筒、襯套、軸瓦、滑塊等。


鋁合金與鈦合金有什么區別

  鈦合金,p,概念定義: 以鈦為基加入其他合金元素組成的合金稱作鈦合金,鈦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強度高、抗腐蝕性能好、工藝性能好等優點,是較為理想的航天工程結構材料,研究范圍: 鈦合金可分為結構鈦合金和耐熱鈦合金,或型鈦合金、型鈦合金和+型鈦合金,研究范圍還包括鈦合金的成形技術、粉末冶金技術、快速凝固技術、鈦合金的軍用和民用等。

  (一) 發展過程,50年代初~70年代初,需求動力: 為滿足航空工業對材料的需求,鈦合金受到重視并得以發展,技術基礎主要是冶金學和工藝學,主要特點: 該階段的特點是從材料的探索研究逐步轉向應用,主要材料有Ti-6Al-4V、Ti-5Al-2.5Sn等,主要用于航空發動機、航天用壓力容器、發動機殼體等,典型成果和產品:典型材料:Ti-6Al-4V, Ti-5Al-2.5Sn,70年代~90年代,需求動力: 鈦合金應用領域的擴大,使鈦工業得到迅速發展,新工藝和新技術推動鈦合金成形工藝的發展,主要特點: 該階段的特點:(1)鈦在航空航天工業應用量不斷增加,在其它行業如海洋工程、化工、電力、冶金、醫療等方面的應用也日趨增多,成為第三金屬。

  (2)新型鈦合金不斷問世,如高強鈦合金、耐熱鈦合金等,(3)采用新工藝技術如超塑成形、快速凝固技術和等溫鍛造等,(4)為擴大應用而重視降低成本問題,典型成果和產品:典型材料: Ti-1100, Ti-1023, IMI834, Timetal62S, SP-700等,(二) 現有水平及發展趨勢,鈦合金是航空航天工業應用較廣的一種金屬材料,按用途可分為結構鈦合金和高溫鈦合金(使用溫度>400℃),結構鈦合金以Ti-6Al-4V為代表,該合金已廣泛用于飛機、導彈上,并已由次承力結構件轉為主結構件,為適應更高強度和韌性的要求(如強度提高至1275~1373MPa,比強度提高至29~33,彈性模量提高至196GPa),近年研制了許多新型鈦合金,如美國的Ti-15V-3Cr-3Sn-3Al;Ti-3Al-8V-6Cr-4Mo-4Zr(-C),Ti-6Al-2Sn-2Zr-2Cr-2Mo-0.23Si,Ti-4.5Al-1.5Cr;英國的Ti-4Al-4Mo-2Sn-0.5Si(IMI500)、日本的SPF00、CR800、SP700和前蘇聯的BT22等,其中Ti-15-333鑄件和-C可取代沉淀硬化不銹鋼和鎳基合金,Ti-6-22-22在美國先進戰術戰斗機(ATF)的樣機F-22A中的用量占22%(重量),日本的SP700(Ti-4.5Al-3V-2Mo-2Fe),不僅強度高,而且在755℃達超塑性,延伸率可達2000%,成形性好,加工成本低,可取代Ti-6Al-4V,已用于航天構件。

  高溫鈦合金近年來取得一定進展,在該領域中,美國和英國占據優勢,但兩國采用的開發方法和側重點則截然不同,英國采用的是以相固溶強化為提高蠕變強度的必要手段而無需相共存的方法,側重于研究近型合金,即開發以提高蠕變強度為主的Ti-4Al-2Sn-4Mo-0.5Si(使用溫度400℃)、Ti-11Sn-2.25Al-5Zr-1Mo-0.2Si(IMI679,使用溫度450℃)、Ti-6Al-5Zr-0.5Mo-0.25Si(IMI685)合金和以改善疲勞強度為主的Ti-5.5Al-3.5Sn-3Zr-1Nb-0.3Mo-0.3Si(IMI829)和Ti-5.5Al-4.5Sn-4Zr-0.4Mo-0.8Nb-0.4Si(IMI834),美國則采用通過犧牲疲勞強度來提高蠕變強度的方法,側重研究鉬含量較高的合金,如Ti-6Al-2Sn-4Zr-2Mo(6242,使用溫度470℃)、6242S(使用溫度500℃)合金,隨后,又研究開發了Ti-6Al-2.7Sn-4Zr-0.4Mo-0.45Si合金(Ti-1100),其使用溫度提高到600℃,最近美國又研制了Timetal21S(Ti-15Mo-2.7Nb-3Al-0.2Si)(又稱21S),使用溫度704℃,可用于制造高溫導管及壓力管,被優選為美國國家空天飛機(NASP)機體用金屬基復合材料的基體材料,目前,這些新型高溫鈦合金均尚未進入實用化階段,目前高強度鈦合金超塑性成形技術發展很快,其發展趨勢是氣壓成形等溫鍛造和真空成形法,美國在鈦合金的研制和應用方面,一直處于領先水平,據統計在美國的航空工業中,鈦的消費比例為70%,美國在鈦合金的成形方面,主要采用了超塑性條件下的等溫鍛造和板材成形。

  為降低成本,擴大應用,美國推出新牌號的合金,如Timetal62S(Ti-6Al-2Fe-0.1Si),以鐵代釩在成本上優于Ti-6Al-V,而且性能與之相當,前蘇聯鈦工業已有35年以上的歷史,它的發展過程平穩,沒有大的起伏,生產了大量的與Ti-6Al-4V及Ti-5Al-2.5Sn類似的合金以及一系列高溫高強合金,并研究了特種耐蝕鈦合金,如4200、4210、4207等,在航天工業中,前蘇聯廣泛采用超塑性條件下鈦合金的氣壓成形工藝,英國在耐熱鈦合金的研究和應用方面同美國各占優勢,但其側重研究近型合金,即大力開發以提高蠕變強度為重點的合金,如Ti-4Al-2Sn-4Mo-0.5Si、Ti-11Sn-2.25Al-5Zr-1Mo-0.2Si(IMI879)、Ti-6Al-5Zr-0.5Mo-0.25Si(IMI685)等,其中IMI685在歐洲已獲得廣泛應用,近年來,日本在鈦合金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較大進展,如為降低成本開發了SP-700(Ti-4.5Al-3V-2Mo-2Fe)合金,該合金的成形性能優于Ti-6Al-4V,日本采用低應變率的超塑性真空成形工藝,(三) 主要研究機構,美國鈦金屬公司(American Titanium Metal Company),主攻技術及工程:鈦合金,蘇聯全蘇輕合金研究所(),主攻技術及工程:主攻技術: 鈦合金,=========================================。

  鋁合金是純鋁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制成的,如鋁—錳合金、鋁—銅合金、鋁—銅—鎂系硬鋁合金、鋁—鋅—鎂—銅系超硬鋁合金,鋁合金比純鋁具有更好的物理力學性能:易加工、耐久性高、適用范圍廣、裝飾效果好、花色豐富,鋁合金分為防銹鋁、硬鋁、超硬鋁等種類,各種類均有各自的使用范圍,并有各自的代號,以供使用者選用,鋁合金仍然保持了質輕的特點,但機械性能明顯提高,鋁合金材料的應用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作為受力構件;二是作為門、窗、管、蓋、殼等材料;三是作為裝飾和絕熱材料,利用鋁合金陽極氧化處理后可以進行著色的特點,制成各種裝飾品,鋁合金板材、型材表面可以進行防腐、軋花、涂裝、印刷等二次加工,制成各種裝飾板材、型材,作為裝飾材料。



耐磨銅套一般選用什么材質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鋁合金與鈦合金有什么區別耐磨銅套一般選用什么材質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