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合金壓鑄件原材料主要由哪些成分組成?(氮鋁比如何控制及檢驗?)
今天給各位分享鋁合金壓鑄件原材料主要由哪些成分組成?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氮鋁比如何控制及檢驗?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導(dǎo)讀目錄:
鋁合金壓鑄件原材料主要由哪些成分組成? ♂
壓鑄件質(zhì)量的好壞跟選用的原材料有關(guān)系,想要壓鑄出優(yōu)質(zhì)的壓鑄件的前提條件是得選優(yōu)質(zhì)的原材料,今天壓鑄廠小編針對壓鑄件的原料主要成分做個簡要的說明,1.硅(Si),硅是壓鑄工業(yè)鋁合金的主要元素,它能改善合金的鑄造性能,一般含量在9.6%-12%,硅作用,但含硅量超過12%時,硅與鋁形成過共晶體,而銅、鐵等雜質(zhì)又多時,即出現(xiàn)游離硅的硬質(zhì)點,使得切削加工困難,高硅鋁合金對鑄件坩堝的熔蝕作用嚴重,硅的作用:提高合金的高溫流動性、提高耐磨性、減少熱裂傾向及收縮率,2.銅(Cu),合金中銅含量通常在1.5% ~3.5%,增加含銅量,能提高合金的流動性,抗拉強度和硬度,但降低了抗蝕性和塑性,熱裂傾向增大。
3.鎂(Mg),在鋁合金中加入少量(約0.2~0.3%)的鎂,可提高強度和屈服極限,提高合金的切削加工性,當含鎂量過高,鑄造性能變差,在高溫下,強度和塑性都很低,冷卻時收縮大,故易產(chǎn)生熱裂和形成疏松,4.鋅(Zn),鋅在鋁鋅系鋁合金中能提高流動性,提高鑄造性能,提高抗拉強度,但熱裂傾向增大,抗蝕性降低,一般要小于1.2%,5.鐵(Fe),由于工業(yè)鋁型材合金對模具的粘附作用十分強烈,當鐵含量在0.6%以下時尤為強烈,當超過0.6%以后,粘模現(xiàn)象便大為減輕,因此含鐵量應(yīng)控制在0.6%到1%之間對壓鑄是有好處的,含鐵量太高時,鐵以FeAl3、Fe2Al7和Al-Si-Fe的片狀或針狀組織存在于合金中,降低機械性能,這種組織還會使合金的流動性減低,熱裂性增大,抗蝕性能降低,6.錳(Mn)。
錳在工業(yè)鋁型材合金中能減少鐵的有害影響,能使工業(yè)鋁型材合金中由鐵形成的片狀或針狀組織變?yōu)榧毭艿木w組織,故一般工業(yè)鋁型材合金允許有0.5%以下的錳存在,如果含錳量過高,會引起偏析,錳含量一般控制在0.6%以下,7.鎳(Ni),鎳在鋁合金中能提高合金的強度和硬度,降低耐蝕性,鎳與鐵的作用一樣,能減少合金對模具的熔蝕,同時又能中和鐵的有害影響,提高合金的焊接性能,鎳含量控制在1.5%以下時,鑄件經(jīng)拋光能獲得光潔的表面,由于鎳的來源缺乏,應(yīng)盡量少采用含鎳的鋁合金。
氮鋁比如何控制及檢驗? ♂
鋁型材擠壓模具制造工藝流程擠壓模具 工藝一般如下:,模子任務(wù)的提出(型材圖),鍛坯改鍛、退火 → 擠壓模具設(shè)計 → 編制程序→車削加工 →程序檢查→粗磨 平面 → 劃線 →數(shù)控程序磁帶或紙帶程序→鉆、銑削加工檢驗 → 電火花加工 → 電極加工→熱處理 →線切割加工→磨削加工→ 檢驗、修正擠壓珩磨擠壓、試模、修模 →氮化處理,氮化的工藝:,氣體軟氮化的主要工藝參數(shù)為氮化溫度,氮化時間,以及氮化氣氛,氣體軟氮化溫度常用560-570℃,因該溫度下氮化層硬度最高,氮化時間通常為3-4小時,因為化合物層的硬度在共滲2-3小時達到最高,而隨時間的延長,氮化層深度增加緩慢,氮化氣氛由氨氣分解率和含碳滲劑的滴量速度所決定,氮化的原理:,氣體軟氮化,即氣體氮碳共滲,是指以氣體滲氮為主,滲碳為輔的的低溫氮碳共滲。
常用介質(zhì)有50%氨氣+50%吸熱式氣體(Nitemper法);35%-50%氨氣+50-60%放熱式氣體(Nitroc法)和通氨氣時滴注乙醇或甲酰胺等數(shù)種,在軟氮化時,由于碳原子在相中的溶解度高,軟氮化的表層是碳、氮共同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韌性好且耐磨,在氣體軟氮化過程中,由于碳原子的溶解度極低,所以很快達到飽和狀態(tài),析出許多超顯微的滲碳體質(zhì)點,這些滲碳體質(zhì)點,作為氮化物結(jié)晶的核心,促使氮化物的形成,而當表層氮濃度達到一定時便形成相,而相的碳溶解能力很高,反過來又能加速碳的溶解,氣體軟氮化后,其組織由相,′相和含氮的滲碳體Fe3(C,N)所組成,碳會降低氮的擴散速度,所以熱應(yīng)力和組織應(yīng)力較硬氮化大,滲層更薄,但同時,由于軟氮化層不存在相,故氮化層韌性比硬氮化后更佳。
鋁合金壓鑄件原材料主要由哪些成分組成?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氮鋁比如何控制及檢驗?、鋁合金壓鑄件原材料主要由哪些成分組成?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admin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