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鋁合金與鑄造鋁合金的區別(沖壓分析鋁板的減薄率要求多少)
今天給各位分享壓鑄鋁合金與鑄造鋁合金的區別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沖壓分析鋁板的減薄率要求多少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壓鑄鋁合金與鑄造鋁合金的區別 ♂
對鋁合金材料或鋁合金壓鑄工藝有所認識的人都知道,鋁合金分含硅高(約10%)的“壓鑄鋁合金”、含硅中等(約5%),適合重力鑄造、低壓鑄造或金屬模鑄造的“鑄造鋁合金”,以及適用于擠壓、鍛壓等壓力加工,含硅量很少(1%-2%以下)或基本不含硅的“變形鋁合金”,不少人以為,在鋁合金或鎂合金中加硅,主要是為了增加合金的流動性,其實并不全面正確,且有認識的偏差與誤導,在合金中加硅,作用主要確有兩項:,第一是增加流動性,但這主要是對重力鑄造等很低的壓強下充型而言的,檢測與實踐都表明,不加硅的合金與加了硅的合金,在超過1MPa的充型壓強下充型,差異并不大,當今的壓鑄機與壓鑄工藝,充型壓強可以超過100MPa,即使是最差流動性的合金(變形鋁合金、變形鎂合金等),都不存在充型不足的困難,第二是減少“液—固”相的相變體積收縮率——這一項才是最重要與最關鍵的。
有研究指,含硅量到20%左右的鋁合金(如A390),相變體積可以基本不變,所以,用于高溫場合的鋁活塞,總是硅含量較高的合金,因為壓鑄工藝的本質特性,屬單方向的高壓強充型鑄造,不具有反向補縮功能,這是它與低壓鑄造、重力鑄造具有反向補縮充型的工藝特性完全不同的地方,正是這個原因,行業上才特意配制相變收縮率比較低,含硅量盡量去到最高,專門為了壓鑄工藝不能反向補縮的鋁合金牌號。
沖壓分析鋁板的減薄率要求多少 ♂
從工藝設計角度而言,鋁板的最大減薄率不能超過17%,并且需要著重關注圓角、拔模角度的設計以及盡可能避免凸臺,而對于鋼板而言,由于其成型性比鋁板好,最大減薄率一般控制在不能超過20%,從生產角度而言,由于鋁件料屑問題多,返修率普遍達到10%,返修需要投入專用返修打磨間,返修成本高,相比較而言,鋼板的返修不需要苛刻的環境,返修的成本比鋁板低很多,鋁件回彈大:,導致鋁沖壓件尺寸難以控制和調節,目前德國設計的模具鋁件尺寸符合率也不高,平均不足70%,而鋼板模具,尺寸符合率一般能達到98%以上,從模具角度而言,由于鋁的彈性模量僅為鋼的1/3,鋁板沖裁斷裂后的彈性恢復比鋼更為劇烈,鋁板斷裂后斷面與沖頭側壁接觸的壓應力更高,剮蹭更為劇烈,產生更多熱量,由于鋁板自身具有粘性,鋁板斷裂面上的一些材料就會粘附在沖頭側壁上,形成積屑瘤,導致沖裁間隙變小,產生毛刺,為此,需要對模具沖頭鑲塊的結構及表面進行特殊設計。
壓鑄鋁合金與鑄造鋁合金的區別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沖壓分析鋁板的減薄率要求多少、壓鑄鋁合金與鑄造鋁合金的區別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admin
發表評論